162、博物馆的钱袋子-《烽火博物馆》
            
            
            
                
    第(1/3)页
    程远志盘下来的旧工厂,早先是生产碳纤维的,
    因为设备老旧,产品落后,最终被市场淘汰掉。
    想要开工,就需要更换设备,这可是一笔很大的投资。
    许泰拿出了一摞报表。
    “馆长,博物馆的账面上是略有盈余。如果抽出资金建设厂房,咱们的开支会变得很紧张。”
    目前,烽火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万源实业的收益。
    不过,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钟永红已经投了2个亿。
    再向他伸手的话,无异于杀鸡取卵。
    “我们的造血功能还是少了。”
    林超无奈的说道。
    想要办好一个博物馆,首先要有一个硕大的钱袋子。
    因为博物馆的开销不是几万、几十万。
    动辄是百万元,甚至千万元。
    但军事博物馆本身并不赚钱的。
    想要依靠手办、模型等等周边也不现实。
    它们的那点收益,用来支付水电费都勉强。
    当做支柱经济发展,必然是一条死路。
    而且,手办还会受到翻版的冲击。
    毕竟,为了一个小玩意掏几千的人,在华夏还是极少数。
    许泰说道:
    “确实是少了,最近我们也拉了一些广告,每个月大约有三十多万的收益。赵锤和新成立的信息部也在搞一个项目,估计年底就会有成效。”
    为了刘家湾的工程,他也是殚精竭虑,能想的办法都想了。
    如果没有这份操持,烽火的财政早已经崩溃。
    为此,林超还奖励了他15000积分。
    “还是不够。”
    林超说道。
    想在华夏发财,就得涉足医疗、地产、娱乐等等产业。
    当然,军工也不错,可那是国字头的权柄。
    其余的还有高科技产品、日常用品等等。
    不过,那些都需要积累。
    没个几年的培养,根本没有人买账。
    目前,林超手里还剩下两张牌。
    一个是不死药疫苗。
    当然,这也只能收些专利费。
    毕竟,在华夏开医药工厂,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审批是一个麻烦。
    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是另一个麻烦。
    而要让新药上市,才是最大的麻烦。
    从申请到最后投入使用,短的要几年,长的达到十几年。
    到那个时候,市场早被人占领了。
    另一个,是上次“深渊之门”弄回来的宝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