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叩爷的手段-《烽火博物馆》
            
            
            
                
    第(1/3)页
    工作人员将一个盒子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
    “林馆长,请您过目。”
    林超轻轻地揭开了盒盖。
    里面摆放着的,正是那块的牌子。
    与照片上的略有出入的是,牌子上还有一丝丝淡红,品相看上去颇为老旧了。
    “确实是俄罗斯白玉。”
    其实,俄罗斯白玉与新疆和田玉属于同一个矿脉。
    但奇怪的是,俄料的洁白度虽然较高,却给人以“死白”的感觉。
    打磨以后也没有那种温润,让人觉得干巴巴的。
    所以,它的市场价也远低于和田玉。
    俄料大规模华夏,是在上世纪80年代。
    在之前,就无据可查了。
    当然,从玉质上断定真伪,是不可取的。
    这数百年间,谁又能保证不会流入!
    不过,林超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
    他立刻将盒子盖上,小声对严欣钰说道:
    “口子不开。”
    这就是假货的意思。
    严欣钰只是一笑。
    他将盒子递给了工作人员后,对赵永军说道:
    “先生,您已经举手唱价,这件物品就是你的了。如果在15天之内,不补齐差价,我们会向法院提起诉讼。”
    “各位围观的朋友请让一让,得主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来办款子,谢谢合作。”
    等一切都安置好,他才拉着林超进了办公室。
    这时,严欣钰的脸色全变了。
    “小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鉴定这个玉牌的也是一个名家,
    他根本不相信,会出这样的纰漏。
    林超说道:
    “玉牌是机雕的,然后又用手雕做了掩饰。但花纹的根部等地方,还是可以看出端倪。做旧方式,应该是用了扣爷的手段。”
    严欣钰的双眉一挑。
    “你是说它上了锈?”
    “上锈”也属于染色的一种。
    根据记载,是清乾隆年间,由一个叫“阿叩”的人发明。
    他将那些制好的玉器与细碎的铁屑搅拌在一起。
    然后放在一个大水缸里。然后烧开的老醋猛地浇灌下去。
    密封好以后,埋在潮湿的地方,等十天半月的再拿出来。
    接着,再将这样的玉器,埋在人来人往的土路下面。
    等到三月或者半年以后再拿出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