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暗流涌动-《奸臣当道,县令好气哦》


    第(2/3)页

    “卫夫人到现在也没下定决心,依我看,她尚有原谅大学士的可能,只是需要些时日去释怀,朱将军自然是依着卫夫人的意思。”她将荷包挂到腰间,又言,“其实我觉得,卫大学士若能服个软,定会事半功倍,就是不知大学士心里怎么想。”

    “文华殿已经多日无主,不知他待在府里做什么,让他自己先安静安静,待除夕之日陛下宴请百官的时候,我再问问。”顾楚钰放下茶杯,徐徐又言,“此事应当有个了结,是分是和,看他们自己。”

    年关,柳絮似的大雪已经下了好些日子,上京城千里冰封。

    梅萧仁晨起,登上盈台的阁楼,站在窗前眺望而去,丞相府偌大的园子里一片银装素裹。

    未几,白茫茫的景象里多了一抹淡灰色的身影,楚钰已换好朝服,披着裘皮大氅,亲自撑着伞走到楼下。

    她在楼上俯瞰,他在楼下唤她:“萧萧,该进宫了。”

    梅萧仁关上窗户,下楼出去。

    风大雪大,她裹紧大氅跑到他伞下,仅是一会儿肩上就沾满了雪绒。

    今日陛下照例在宫中宴请群臣,正四品以上的京官才能入宫赴宴。

    都说瑞雪兆丰年,到了宫门外,梅萧仁望了望漫天的雪,又看向屹立于风雪中的皇城,希望来年的大宁能愈加太平,朝堂上的波澜能少一些是一些。

    皇宫大殿。

    群臣向天宏帝请安之后各自入席,梅萧仁在席上见到了久未见过的江叡。

    如今她听到的关于江叡的言论,都是在赞裕王殿下已经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每日勤于问政,还很关心陛下和太后,让陛下和太后甚为欣慰。

    这是外面的传言,听着是好事,但也有大臣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楚钰的幕僚们。

    他们认为江叡这么做是听了魏国公的话。魏国公一向主张还政于帝,但是如今的陛下龙体欠安不说还醉心美色和玩乐,根本无心过问朝政,让魏国公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裕王身上。

    不过幕僚们也不怎么担心,以他们的话来说,从前裕王是破罐子破摔,当不了太子就不理事,现在他在魏国公的引导下问政归问政,可手中并无实权,对相府依旧构不成威胁。

    如今的转变,仅是裕王有心了而已,而魏国公那边一直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习惯了。

    梅萧仁听见这些话,心里难以像他们一样轻松,她在祈祷大宁能太平,但是这些暗流只会越来越汹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