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同知与几个乡绅说了会儿话,由始至终都没吐露一个“拒绝”的词,却让那几个老头直到离开也没达成所愿。 过了一会儿又有乡绅登门求办事,高同知一个也没拒绝,通通见了不说,还一如既往地客气,但是依然让人家满怀希望地来,然后心下失望又不得不笑脸相对地离开。 梅萧仁不禁喟叹,同知大人与人打交道的功夫真是厉害。 几日下来,梅萧仁什么也没干,她已不是第一天踏入官场,深知对一个想要晋升的官而言,越清闲越危险。 她心中苦恼,等夜深人静的时候,与叶知促膝坐在窗边喝茶说话。 叶知问道:“那位高大人有什么来头吗” “姓高名靖书,士族出身。”梅萧仁单手撑着 下巴,纤指闲敲桌面,“府台衙门里的人嘴严,只肯吐露这些。” “照大人所说,此人不过二十来岁便已官至正五品,那其背后应当有个位高权重的人在给他撑腰。” 梅萧仁点了下头,“我知道,但是他那靠山的本事有限,否则他怎会是宣州府的同知。”毕竟宣州府是个不受人待见的地方,从来都供不起大神,也没有哪个尊神肯留下。 “这对大人而言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大人如今清闲度日,等知府大人从巡视完河工回来大人恐怕不好交代。” “我也着急,从前知府大人难得来咱们秋水县,来一次我得急一次,如今我在他眼皮子底下,就是想把心搁肚子里都不成。”梅萧仁一边叹息一边摇了摇头。 “可知府大人让高同知带大人熟悉差事,高同知为什么不照办” 她抬眸看向叶知,徐徐启唇:“因为,教会了徒弟没师傅。” 后来的几日,梅萧仁与高靖书面对面坐着,她每日都见过章立本往那儿送公文,可是高靖书总是独自过目,然后差遣听命于他的几个文吏照办,从没与她说过什么。 梅萧仁收回目光看向自己桌上的木匣,伸手打开,只有她坐的位置能看见里面装的是只银镯。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她还要去上京找楚大人,怎能任由自己止步不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