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只有想不到-《大昏君》


    第(2/3)页

    他见过太多的历史更迭,所以早已经看的清楚了,身后的骂名算什么。

    现在,泾国之内安详的很,他就是要享乐。

    人,一旦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想要自制,就真的很难了。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了,自己从前看过的,关于隋炀帝的书,自己做个那样的皇帝,不也是挺痛快的吗?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是中国古代隋王朝的第二代

    皇帝,公元604年至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杨广是一个亡国之君,炀帝乃他死后唐朝给他的谥号。《逸周书·谥法解》曰:“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所谓谥号,即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盖棺

    定论。而谥曰“炀”,乃荒淫昏暴之意。按《谥法》:“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

    作为一个恶名,炀帝臭名昭著,千百年来已家喻户晓。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提起隋炀帝杨广,干脆书曰“逆广”,野史小说更把荒淫的炀帝称作“色中饿鬼”。

    按照封建礼制,帝王死后除有谥号外,还有庙号,如杨广之父杨坚死后谥曰文帝,庙号高祖。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都有祖或宗字,“祺有功而宗有德”,如唐高祖和唐太宗。且庙号和谥号都可作为皇帝的代称,以讳其姓名。然隋炀帝杨广则因“流恶难尽”,国破家亡,唐人仅给恶谥而未立庙号,其孙皇泰主所给美谥及所立庙号,却从来就不为世人承认,真是死有余辜。

    中国古代史学有为皇帝立传的传统,皇帝不管好坏,在位时间长短,都有传记。翻开二十四史,首篇就是历代帝王本纪,皇帝传可谓是时代的标记。

    皇帝,是秦始皇以来直到清朝灭亡止的古代中国的领导,

    皇帝是站立在千万黔首之上的“余一人”,是数千年来天下子民顶礼膜拜的天神。一提到皇帝,臣民只得屏声息气,重足而立,侧目而视,因为皇帝具有无上威权,只要一声咳嗽,整个大地似乎就会变色。

    皇帝不仅权力独专,而且皇位终身,皇统世袭,集中于皇帝

    个人手中的国家最高权力,具有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转让性,皇权的本质就是专制主义。

    东汉人蔡邕《独断》记曰!皇帝,至尊之称。皇者,煌也。盛德煌煌,无所不照。

    帝者,谛也。能行天道,事天审谛,故称皇帝

    皇帝是天之骄子,人间神明,又称天子。皇帝无上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其地位被抬到吓人的高度。

    皇帝可以对天下一切人随意“生之、任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

    “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军事以至臣民的生死予夺各种大小权皆集于皇帝。

    朕即国家,皇帝的话就是法律,皇权不受任何权力主体的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