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琴界泥石流-《从梁祝开始燃烧世界》


    第(2/3)页

    不过也正是这么可怕的环境,才能造就出这把可能流传千古的名琴。

    古琴,这个贯穿华夏文明的乐器,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器物。

    从伏羲伐桐制瑶琴以御邪僻,到炎帝削桐为琴修身理性;从周文王增弦寄哀思,到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每一张传世名琴,都是一段文明的密码。

    动辄就是御邪僻,防心淫,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

    或者是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意在沟通天地、教化人心。更是礼乐文明的起源,在周代被纳入礼乐体系。

    这个年代只要涉及琴曲的,也都是高雅为主。

    涉及到名琴更是必有一番惊天动地的来历。

    而此刻许宣手中的这张琴,却完全颠覆了传统认知!

    它没有凤凰栖梧的祥瑞,没有雷击焦尾的悲壮,更没有那些玄之又玄的“通神明之德”的传说。

    它的故事,简单粗暴得令人发指:

    起初只是张普通古琴,跟着师教授这个神鬼传说于一身的非正常人类变得越发奔放不羁,因演奏《清角》这等大雅之曲而通灵,在古云梦泽的滔天煞气中泡了几十年,非但没被腐蚀,反而越泡越嗨。

    这履历,堪称琴界泥石流!

    “铮!”

    琴弦突然自主震颤,发出一声清越鸣响。

    许宣挑眉看着琴身上游走的青芒——在这戾气冲天的云梦泽中,它不仅安然无恙,甚至还能保持如此欢脱的性子……确实了不起!

    “有意思……”许宣忍不住笑出声。

    他就喜欢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怪胎。

    许宣深吸一口气,盘坐于龟背之上,将半卷《咸池》徐徐展开。

    在书院苦读三年,这些书生必备的雅艺他早已补全。指尖轻抚琴弦,脑海中浮现出师教授的教诲:

    “上古遗音,重意不重技。”

    更多的是需要感悟其中的乐理,以及一些特性。

    《咸池》之乐,展现的是圣皇以德配天的治国之道——其声如春风化雨,象征仁政润泽万物,其律似四时轮转,体现天道循环之理,其韵若百川归海,暗合民心所向之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