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年鸿钧道人一教传三友,分宝岩四口宝剑,传给了通天教主,经其祭炼多年,曾藏在不周山下磨冶,天柱断绝之后,才收回再炼。 这四口剑,杀气深重,有伤天和,平素都放在天外,炼起来也甚是艰难。 若非罗宣身死,截教气数变化,教主未必醒转。 “未斩三尸,难以清明,不抛六气,无法清静,非入混元,莫道金身…… 总归入了旁门歧途,不修正法,也该积修德行,调和坎离才是,剑走偏锋,终究难成功果。 至于那…炼了碧游正法,也算有缘,任他去吧……” 通天教主望向远方,沉吟片刻,命童儿打开宫门,欲要讲授道德玉文。 …… 截教圣人开讲,随侍七仙、四大亲传云集响应,东昆仑,阐教祖庭之一,却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玉虚十二仙,无疑是三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不仅在于内中任一个都有高深莫测的修为,通天彻地之手段,更在于某桩坊间传闻。 相传,元始天尊闭宫止讲,并非是弟子命犯红尘之厄,却是昊天上帝下旨命仙首十二俯首称臣,因此才将门人遣散,发配三山五岳。 截教教主隔三差五讲道,阐教却是多年无有那般盛事,自有一番道理。 鸿钧道人也好,三友也罢,皆将仙道视为最上品,神道次之,人道再次。 谁也不愿舍了超脱,受人钳制,道行、功行再难精进。 玉虚宫内,元始天尊无簪无髻,白发垂落,盘坐台上,忽然睁开眼眸。 “本来仅有九曲黄河一厄,偏偏生出差池,终究贪嗔痴念太盛,执念深重,稍有变故,便失了方寸,擅动兵戈,以至损了仙肌玉骨,一时难复元本。 不过,阴阳相生,祸福相依,大劫之前吃亏,未尝不是好事…陆压,竟然也收徒了么…又与那变数有关。 可惜,根性虽厚,却是异类出身……” 元始天尊摇了摇头,重新阖眸修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