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外人的时候,玉柱这才拉着老十三的手,去了他的家里。 阿哥所里,所有阿哥的院子,都是南北朝向的三进院,老十三也不例外。 进院之后,老十三不肯进屋,坐到了院中的石桌旁。 玉柱也知道老十三受了委屈,但是,康熙偏了心,如之奈何? “十三爷,我知道您心里不痛快,也就不说那些虚话了。如今这眼目下,您越是闹腾,受辱的那宫女,命运也就越悲惨。”玉柱和老十三的交情不同,也敢把话挑明了说。 自古以来,都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老十三把事儿闹大之后,他和老十五顶多也就是罚点银子,不许出宫而已。 问题是,老十三的那个宫女,很可能是个悲剧的下场。 “唉,我妃母薨逝了呀。”老十三长叹了口气,话里话外,透出凄凉之感。 老十三没把话说白,玉柱却品得出其中的韵味。 唉,没娘的孩子,亲爹也变成后爹了! 玉柱知道老十三苦闷了,就命人去御膳房,叫来一桌子席面,他陪着老十三,边喝边聊。 西宁的苦寒,青海的雪山和沙漠,准噶尔人的膘悍,从玉柱的嘴里娓娓道来,格外的有意思。 饮了三坛酒后,老十三扔下手里酒杯,起身长揖,诚恳的说:“拜托了,有劳贤弟你,帮我照应着她,别叫她丢了性命。” 玉柱赶紧起身,闪到一旁,还礼道:“十三爷,我一定尽全力周全。” 宫里的事儿,除了康熙之外,谁敢拍着胸脯,打包票?谷璪 老十三本就是有大智慧的人,他一听就懂,玉柱能把话说得这么的瓷实,肯定会出死力相助。 宫里的事,想勾兑好,说难也难,说不难,其实也不难。 玉柱想息事宁人,不想把事情闹大,多的是手段可用。 如今,宫里权摄六宫的是景仁宫贵主儿,也就是玉柱的嫡亲姑爸爸,小佟贵妃。 玉柱派人去找来景仁宫里的首领太监小得子,让他给贵主儿递话儿,透出了放人出宫的意思。 和贵主儿通了气之后,玉柱故意拖了几天,趁圆明园修园子的工程大有进展,康熙的心情甚好之时,顺势禀了放宫女出宫之事。 原本就是夹不上筷子的事儿,康熙也是混不在意的,也就允了玉柱。 玉柱办事异常利索,当天就领了旨意,把那宫女送到了景仁宫里,先待三个月。 要待三个月,是担心那宫女有了身孕,把皇家血脉带去了民间。 玉柱这么做,可谓是滴水不漏,永无后患。 在宫里当差,不管办啥事儿,都必须提前想好退路。不然的话,天知道,哪天会捅出大乱子来? 好家伙,玉柱办成了这事之后,整个内务府里大小官员们,原本都只是怕他,现在却也多有敬意了。 内务府里,谁不知道,凡是被皇子阿哥欺负过又抛弃了宫女们,结局都是去了五道口? 皇家之丑,必须要遮掩啊! 玉柱这一出手,立时改变了旧例,手眼可谓是通天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