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登陆基隆-《回到明末玩淘宝》
            
            
            
                
    第(2/3)页
    方原也下令不要炮击尼德兰快船,而是派出施福的军舰先行登岸。为了避免触怒前来攻打的敌人,鸡笼港的炮台一炮未发,施福顺利的收编了三支军舰,还有军港的一百个尼德兰军人,十门火炮。
    一切顺利后,方原这才随后登岸,令施福将一百个尼德兰军人押了上来,先是告知了诸人,之前在泉州港已与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会达成了协议,尼德兰人的势力必须退出广东、台湾。
    而且方原是优待俘虏,愿意离去的,他会安排运兵船送至泉州港,交给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会接收,但快船、火炮,所有物资必须尽数没收。
    尼德兰占领台湾已有二、三十年,部分军士早在当地安了家。再加上愿意来东洋冒险的,基本都是尼德兰的亡命徒,混混,还有囚犯。这些人纵然回到尼德兰本土,也是没有生存条件的,只会不断被派往不同的海外殖民地。
    与其不断的颠沛流离的去不同的殖民地,还不如老老实实留在早已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台湾,过一些安定的生活。
    施福逐一询问了众人的想法,一百个尼德兰军士里,愿意继续留在台湾岛的,有五十七人,想回泉州港去的,有四十八人。
    方原令施福将愿意回泉州港的军士单独看押,招来了愿意归顺留在台湾岛的五十七人,下令他们前去鸡笼城劝降城内的尼德兰守军开门投降。投降条件、待遇比照鸡笼港的标准。
    三日后,鸡笼城的守军回话,因为自西班牙修建鸡笼城开始,到尼德兰人接管鸡笼城,经营了鸡笼城至少几十年。尼德兰人在鸡笼城里积累了大量的财物,之前仓促撤离,也来不及尽数转移,便留下了堆积如山的物资在鸡笼城。
    只要方原允许他们带走财物,就愿意开门投降,离开台湾岛。
    方原是不会被轻易忽悠的,所谓财物,这个范围可就大了。整个鸡笼城的钱财,物资,都可以算是财物。想将鸡笼城搬空,留给方原个空城,那是没门。
    方原直接拒绝了这个条件,只提出一个投降条件,那就是鸡笼城两日内决定投降还是抵抗。若不战而降,但凡投降之人,每人可以分发五十两银子离去。若鸡笼城开炮一声,便视为宣战抵抗,战后全部发配为苦役,终生不得回国。
    投降有银子发,抵抗要发配为奴,这些尼德兰军士又不是傻子,在这种敌我悬殊的情况下,谁还会去抵抗?至于丢失的银子、物资,回国去也是要上交的,与他们半毛钱关系没有,何必为了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去打打杀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