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2、格鲁曼家的“猫”四-《烽火博物馆》
            
            
            
                
    第(2/3)页
    但他并没有想到,自己选择降落的草地居然是一片沼泽。
    飞机的起落架立刻陷入泥淖当中,接着倒扣在地面上,巨大的冲击力折断古贺的脖子。
    本来,这架零战将和里面的尸体一同腐朽。
    但在一个多月后,一架偏航的“PBY”水上飞机发现了它。
    机组成员在上空绕了几圈,发现机翼上贴着红膏药时,才意识到自己发现了重要的东西。
    几个星期以后,花旗海军人员来到阿库坦岛,远走了这架“零战。”
    在当年9月20日,这架运回花旗的“零战”被修复到可飞行状态。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进行了性能测试。
    等到试飞报告出来的时候,已经是10月23日。
    而格鲁曼的“F6F-3”量产型,早在20天前,就已经进行首飞了。
    这个时候,海军正在为舰载战斗机的问题头疼。
    虽然在中途岛及其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倭国海军航空兵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可他们驾驶的“零战”依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手,尤其在老手的操纵下,那更是一柄利刃。
    想要对付它们,就必须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可海军手里的舰载战斗机就那么两种,“野猫”自不必说,如果不采用合适的战术,根本不是“零战”的对手。
    “海盗”战斗机的性能相当突出,但着舰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一般都是撞上去了。
    大型航母还是如此,如果在小些的“埃塞克斯”级,以及更小的“独立”级航母上使用,恐怕事故损坏的飞机,比倭国人打下来的都多。
    海军老爷们只能咬着牙,将“海盗”打包送给“四等人”海军陆战队,自己继续用“野猫。”
    “F6F-3”的出现,终于解决了舰载机这个老大难问题。
    姑且不说别的,单单着舰性能一项,意义就十分重大。
    毕竟,这个时候的海军航空兵部队,正在急剧的扩张。
    对那些训练不充分的菜鸟,还有什么比安全着舰更重要的。
    1943年8月31日,“F6F-3”参加了首次战斗。
    第5战斗机中队的飞机,从“约克城”号航母上起飞,掩护机群攻击了倭军占领的马尔库斯群岛。
    在同年12月4日,这群“泼妇”进行了首次空战。
    91架“F6F-3”战斗机攻击了50架“零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