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3、M10坦克歼击车-《烽火博物馆》
            
            
            
                
    第(1/3)页
    一夜的时间,坑里又蓄满了水,那辆坦克也早被淹没掉。
    这是林超故意的。
    如果让坦克晾一晚上,现在不锈得掉渣才怪。
    “嗡!”
    柴油水泵再一次被发动,十多分钟后,坦克炮塔露出了水面。
    林超不禁愣住。
    这个炮塔实在太不典型了,它就像是一个倒扣的鼠标,而且没有上部装甲板。
    换而言之,它就是辆敞篷车。
    再结合“谢尔曼”的底盘,立即就能得到答案。
    “坦克歼击车,M10或者M36。”
    水被排除一半后,剩余的就不能再白白流走。
    林超在出水管上装了一个喷头,开始清洗坦克上的淤泥。
    “哗哗!”
    随着水流的冲击,大块大块的泥土被剥离,露出那锈迹斑斑的钢板。
    当看到一个鸭嘴似的东西露出来时,林超立刻知道了它的型号。
    “M10坦克歼击车。”
    1940年6月,法国被第三帝国的闪击战击败。
    当时,它拥有300万陆军,并拥有大量的先进武器,号称欧洲第一陆军。
    但是这样强大的力量,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土崩瓦解。
    这个事实震惊了花旗国,陆军内部也开始进行辩论,究竟如何才能对抗敌军的坦克?
    最终,炮兵军官大力发展反坦克炮的意见占了上风。
    1941年5月,花旗陆军司令部发布命令,要求一种反坦克武器,用于对付日益迫切的专家威胁。
    此时的花旗虽然是一个军事大国,但他们的陆军装备却很落后。
    毛子、汉斯都开始摆弄T-34-76、四号,花旗军队还在使用“M3”中型坦克,即臭名昭著的“七兄弟棺材。”
    现在,一份大订单横空出世。
    谁都看得出里面的商机,于是各种设计层出不穷。
    不过,那些设计师显然没有吸取欧洲战争的经验。
    认为所谓的坦克歼击车,就是履带底盘加上一门炮而已。
    为了占领先机,设计师选用的底盘,几乎是两个M3,即M3中型坦克,M3半履带车。
    上面的火炮也是五花八门,榴弹炮、反坦克炮、防空炮都有。
    也不管实不实用,一股脑的推销给陆军。
    陆军也不怕,直接拉到阿伯丁试验场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