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这里的病患多了,其他医馆就不好受了。 尤其是慈济堂跟青云斋。 以前他们医馆好歹也是有不少人排队,而现在可谓是门可罗雀。 要不是他们积攒下多年的老顾客,或者说有门头上的招牌在,估计就以骆山医馆那吸收病患的架势,恐怕他们医馆早就要关门大吉了。 “这个骆山医馆简直是太可恶了,照他们这样下去,我看咱们俩是不用继续在慈济堂混了。眼看着就到年底了,咱们医馆就这样的成绩,还怎么给上头交差啊?” 青云斋的生意不好。 宋钰跟宋青书看的比较开。 毕竟在慈济堂兴起的时候,他们医馆照样生意不好来着,所以愿意有人来就来,只要能裹住他们吃喝就成。 但是慈济堂就不一样了。 慈济堂的分店是分布在全国各地。 几乎大周国每个县都有。 州府里慈济堂的大夫是京城里慈济堂总会派出的,而是各个县里镇上的慈济堂都是由州府来决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