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君恩-《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3)页

    ◎姜尚书告老◎

    自上次剖析完一番‘心事’之后,  陈延感觉到自己在天子面前更有脸面了。脸面么,便是君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了。

    当然,三皇子更仇视他,  把他视为了一生之敌,陛下也常常以因他打压三皇子,  而作为自己展现对臣子宠爱的一些手段。

    陈延对这些并不在意,  他感觉时候已经到了,  在皇城内汲汲营营经营了这么久,  他是时候该想起自己身上真正的名号——工部尚书了。

    在伴驾的过程中,  陈延很快开始对陛下画出属于工部尚书的大饼。

    做工,改善天下民众的生活,这是一条很长的路,  但这条路,也需要慢慢地走起来。

    这份工作,是陈延不熟悉的,  沉入工作后,  他把部门大抵分为了三块,  第一个是城市、宫殿建造,第二是水利、民生建造,  第三则为创意工坊。

    前工部,  只有一、二项是专门有人负责的,第三个一般都吃灰,  但陈延来了之后,  第三部  门在工部迅速发展起来。

    陈延家里的工匠,  从宫内讨要来的工匠,  当年开官学,  学有所成的年轻工匠,  外加一个开了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陈延。

    现今的想法与大家的巧手紧密结合。

    工部时不时能出一些改善民生的小发明,小创造,但这还不够,这不算是‘大功绩’。

    不过,陈延也因为这些对百姓的‘小改善’之物,在民间声名鹊起。黎民之中,谁能不知道陈延陈大人呢?他是个好官哦。

    做官要警惕声名陷阱,所以,在某个灿烂的春日,陈延极力邀请陛下去农庄体验一下春耕生活,陛下原以为陈延是要给自己‘造名’,这时候的皇帝已经四十四五啦,爱名,爱折腾,便去了。

    但游玩的一天平平无奇,下地耕田也不过只是一瞬,对天子来说,印象更深刻的反而是湖边垂钓、烤鱼烤鸡。

    而就在此不久后,陈延忽然秘密献上了一能改善农耕之物。

    君臣的眼神相对,他已经明白了臣子要做什么,果然,旦日,民间便有流传,陛下万金之躯,在水田亲耕,深念天下百姓苦于插秧劳作,竟灵光一显,想出了一插秧神物。

    ……

    这插秧神物,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的推广到了大名各地,所有用上了此物的百姓无不赞叹陛下功德。

    一时之间,天下农民自发为天子立长生牌,日夜敬君,为君者,谁不愿做此明君?

    成宇帝感受到了一种完全不可言说的快乐,那一段时间,他很爱去京郊微服私访,因为走几步路就能看见真心的、真诚地夸赞他的百姓。

    他飘飘然,感觉自己甚至要名垂青史。

    陈延也得到了巨大的嘉奖。他知道,自己又一次戳中了陛下的心房。长年累月待在京城,他已成了这副能揣度上意的模样。

    -

    回到家中。

    这几年在京城,茵茵和程瑞又联系上了,二人现在各有产业,一般情况下也都很忙。

    月儿则在家中,她如今已十二三了,是个亭亭玉立,颇有想法的少女。

    “今日怎么没陪你娘出去?”父女俩同桌吃饭,陈延问女儿。

    陈朗月摇头,“娘说今日事多,不肯带我,嘁,什么事不能带我啊,你也是,也不能带我,就让我一个人在家,好无聊啊。”

    “……爹不是不想带你。”讲道理,他去宫里呢。

    少女轻叹一声,连最爱的烤肉都没劲儿吃了,“当官做事,明明我也想做和爹一样的事,为什么我就是不行呢。”

    “为女子身,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可为。”

    女儿这样感叹的时候,陈延总是会有些心痛,朗月是个极有天赋的女孩子,如果在现代,她会是一颗社会中的璀璨明珠。

    但在这个时代,纵然她爹到了这个位置,她也很难在外展示自己,只能囿于后宅之中。

    “月儿……”

    “好啦,我知道,我就是说说。”陈朗月很快化悲愤为食欲,饭后,她拉着陈延到了自己的小院子内。

    陈朗月的小院子和别人很不相同,花草树木很少,堆了很多架子,初看有些乱,但她自己对小院非常熟悉,只要是搁里面的东西迅速就能找到,也算是乱中有序了。

    介于在陈朗月入京之后、疯狂学习知识的这几年,陈延一直坐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受他影响,也因自己兴趣使然,陈朗月很喜欢摆弄一些工具、制作一些发明。

    她的发明,并不是小打小闹,陈延推到民间的很多小玩意儿,都出自她手。

    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能有如此巧思,所以陈延才总觉得女儿是有天赋的,只可惜……生不逢时。

    “爹!爹!”陈朗月拽着陈延到院子最里间,“你绝对不知道我这段时间研究出了什么!”她笑着,“这是我给自己准备的十三岁生辰礼物!保证能让你大吃一惊!”

    “那爹倒要看看月儿准备了什么——”

    目光一直往里,陈延很快发现,女儿的院子里堆了一架织布机,这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玩意儿?

    他疑惑,而此时陈朗月已经坐上了织布机,高兴的拿起了锥子,“哈,我之前跟着娘去京外的织布坊看见女工们织布……”

    “爹!”她灿笑,“你不觉得之前的织布机织布很慢吗?而且线又难分,我想了想用你教我的方法改良了一下织布机!”

    “你看!”她灵巧的手在线上上下穿梭,可以看出来,陈朗月在这件事情上废了许多的功夫,不然不能这么熟练。

    陈延站在一旁,目光里含着惊讶,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棉线被逐渐纺在一起,一块小小的布即刻出现在了眼前,“我用这个其实还不是很熟,但已经可以这么快了!”

    她满含欣喜跑到了陈延的跟前,昂起头,像是一只讨赏的、矜贵的猫咪。

    陈延忍不住抬起手,为自己出色的女儿而自豪,“月儿真棒!”

    “哼。”她昂起头,“是啦,你也不看我是谁的闺女,谁的孙女!”一句话,把家里几个大人都端了遍,“那爹,我这个快快织布机什么时候可以和那个插秧神器一样推广出去呀?”

    少年人总希冀着自己创造的东西可以改变些什么,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