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下山-《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3/3)页

    磊子还在讲剥皮的事,虎头爹的心思已经飘远了,他感觉自己好像看到了很多东西——

    县里的人有钱去摊子上花钱,摆摊子的人有钱了,要去买摆摊子用的东西,买摆摊子东西的人有钱了,又去花钱。

    来来去去,大家好像都能变得有钱。

    “磊子,官铺的粮食是一直供应的,没拿到筹子可以进去买吗?”

    “可以啊。”不明白叔叔怎么忽然问起了粮食,磊子如实回答,“不是今天的话,也可以直接进去买,粮食的价钱比今天多九文。”这个价钱就比外面还贵了,“不过我们村有人买过,他说官铺的粮食更好、更干净一些。”

    那也就是说,虽然种植困难,但是只要有钱进账,还是可以解决伙食问题的。

    一个想法,突然出现在了虎头爹的心中。

    ……

    从深山中跋涉下来的旅人惊叹着县城的变化,而另一边,县城内的陈延,也通过行脚商们给出的信息,十分惊叹地推算着山上的人口。

    和木扎给出的提前圈住百理府各地的行脚商,供给他们货物,控制他们的价格,让他们只能收铜钱的法子的确厉害。

    在这事之前,木家收毛皮虽有人响应,但数量并不多,卡死行脚商之后,一部分人立刻出手了手里所有的皮毛。

    他们有的去行脚商那里大肆购物,有的在销皮毛的时候会来县城一逛,看见那么多摊子、看见那么多铺子,兜里有钱,就忍不住消费。

    谁也没有想到,小小一桩生意,拉动内需能拉得这么立竿见影。

    街边铺子的生意,几乎立即好了起来。

    有人进城他们又听说了城东官铺筹子的消息,于是,每逢五,便有许多人蹲守,陈延去看过一次,就发现了商机。

    “大人妙计。”和木扎带着纯粹的敬佩看着陈延,那是4月20日,官铺抽筹实行了两次抽筹,木家收皮子也收了有一阵子,大家有银子后,官铺前的人越来越多。

    他和大人一起在街边看,大人看着,很快说要差人在城东口不远处支一个吃食摊子。

    不知道陈大人是哪里拿来的方子,做的吃食香味绝顶,随着风能传到很远的地方,以至于官铺那边的事儿散了之后,有许多人来这里吃东西。

    人气养摊子,坐在这里的人多了之后,也有路过的路人会不由自主的驻足。

    现在平光县兜里有闲钱的人不少,孩子们吵着的话,有的大人还是愿意为此‘小出血’一次的。

    这摊子的生意好,很快,便有人有样学样,在这摊子旁边,支了新的摊子。

    如此大的人头基数,人群中,向来不缺少有一技之长的人,只是之前没有显露,很快,包子摊、面摊、饼摊、馒头炒饭摊,一时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头。

    这样一日一日,和木扎发现,自己竟然在这样一个小城里,恍惚间看到了繁华二字。

    繁华之后,以物易物消失得极快。

    因为东西的作用变多了,谁也不知道,今天换的东西,明天会不会跌价,自己拿出去的东西,明天会不会涨价。

    货币,好像才是一个恒定的、能买到许多物品的好东西。

    “大人此番,真是兵不血刃。”

    陈延摇头,“事情变得快,并非一人之功,你的想法也很不错。”他吹了一口茶盏,目光有些朦胧。

    陈延想,钱的发展走得这么顺利,一切的推动如此的丝滑,其实跟百姓自己也有关系。

    这里是未经战乱之土。

    百姓们过着和平但贫瘠的生活。

    他们贫瘠着、衣不果腹,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藏在心间,所以,偷偷的放出一个火种,在看见钱可换物后,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其中,以期获得更好的生活。

    他们是如此的蓬勃,就像是百理山间的树,拼命向上长着,陈延希望自己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那些疑似从山上下来的人登记了吗?”

    “回禀大人,二平都记下来了。”

    “嗯。”陈延想,在推行货币之后,内需逐渐拉动之后,摆在面前的头等大事,就该是山上人的迁移了。

    毕竟,自己在规划地图人口的时候,山上的那一部分他也规划过。

    略深思了一会儿,陈延回过神来,还是决定后续的事情放在后面说,如今大局已定,再在平光县已无意义,虽然别的地方他也派了人飞了书,但人不至,下面总有人会偷工减料。

    “明日便启程去平光县旁的平风县吧,看看那边做的如何了。”

    “大人一步一步,列得十分详细,就是照着做,也不会太差的。”

    “未必。”集权社会,沟通不便,很多人说话都隔着一层,只要领头的稍稍错会一些意思,一切可能千差万别,“明日就启程去看看吧,刚起来,若有错漏,还好改。”

    决定了,陈延就不再逗留了,最后召了一次王县令,交代要把事情维护好后,陈延的马车在不太平的官道上,晃晃悠悠驶向了隔壁的平风县。

    他走了,但他所做之事,所衍生的故事、催生的改变,在平光县,并未结束。

    -

    五月中旬,这是真正的夏天了。

    虎头父子几乎在山下待了十天,待得够久了,大家得准备准备回山上了。

    一个是山下的亲戚不可能总留着大家,二是妻小都在山上等着,不能总让她们的肩担这么多事。

    山上陷,碰到了蛇虫鼠蚁可怎么办。

    于是,虎头父子也同崖前村的亲眷们到了别,但临结伴上山那天,虎头父子赶着黑乌乌的天,又去了一趟县城。

    还是和以前一样老旧、古朴、久经风霜的城墙。

    但一切,真的变了。

    热闹的街市、充满谈话、笑语声的人群,开张的铺子,偶尔可见某些铺子似乎是要招工。

    平光县的书塾再度招生……

    虎头爹想,听侄儿说,若能报上这里的名,可以免费学习,名列前茅不仅可以有筹子,还有工。

    若能得到一个工,在这里生活,又有何难?

    若能得到一个工,在山下生活,美得很。

    他带着儿子在上次那个菜摊子前买了几个菜,装进了瓮子里。

    他已经悄悄问过了,在崖前村盖一个屋子需要多少钱,当今这个世道,户籍什么的,其实管得并不是很紧。

    若是有银子,应该也是……

    就算银子不可以,虎头爹看着这变化的一切,心里有一种野兽般的知觉。

    自从这个新知府来了之后,所有的事情都不一样了,他们的未来,也会不一样的。

    脚走到疼痛,终于到了山边。

    曾经走惯了的山路,现在往上,却有一种苦楚。

    跋涉至山上的家,自由之中,又有许多关于生存的束缚,没有干燥、带有阳光气味的草,母亲有些瘦,吃着从山下带来的食物,连连发出惊叹。

    小弟弟闻着香味,人的头都要挤进瓮子里了。

    虎头看着这一切,他想,在山上娶妻生子,好像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他看着父亲,目光里透着渴望和坚定,“爹,我想下山!”

    作者有话说:

    上个月班里甲流,停课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这个月总算好点了,温度升高没人病了。

    4月6日留言小红包一个,老样子,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在2023-04-03  23:47:47~2023-04-05  23:25: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只麻圆、z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