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翰林院小官-《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3)页
    ◎初入,打杂为主◎
    这次的探亲假到了后半段,  已令陈延感觉到奔波的疲累了。
    江南府的一干事告一段落后,陈延很快骑马去了川安县,是的,  因为他觉得时间比较紧,马车都坐不上了。
    到川安,  风尘仆仆自不必说,  先去拜会了族长,  同他说了一下进士牌坊的事,  然后又马不停蹄去拜见了县尊大人。
    县尊大人见他,  也是万分亲热。
    “当初我就晓得你是个少年英才。”县尊大人笑着说:“如今可真是功成名就了,小小年纪,便已是进士了。”感慨的同时又万分羡慕,  这样的儿郎……实在是叫人眼馋了。
    本不欲开口,但实在是心动,县令道:“如你及业已成,  是不是也该考虑家事了?”
    这是一个小小的暗号,  陈延发觉自己可能真是到年龄了,  去哪儿都有人问这个了,他有礼拒绝,  “如今还未到火候,  想再等一二年。”
    这便是推辞了,县令本不抱太大希望,  也不失落,  “说起来你也年华正好,  等两年也等得起。”
    相看一事推掉,  土仪资费是怎么也推不掉了,  从县尊家出来之后,  陈延便去了吕家,拜见吕夫子。
    夫子真是越活越年轻了,因着生活规律,加上心情舒畅,又爱殪崋打打五禽戏,吕润林的面色很好,腿脚也灵便,一点都不像快五十岁的人了。
    “学生拜见夫子!”
    见着陈延,他十分高兴,“早些日子听闻你中进士的消息,我同子安(陈安)为你高兴了好久。”
    “听说是二甲传胪,授官翰林院检讨了,是吗?”作为一个在科举之途上蹉跎了数十年的人,吕夫子深知进士、翰林院这几个字的重量。
    这是……天下文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啊。
    “是,再过一段时间就要上值了。”
    真好啊,他去不了的地方,半个弟子代他去了,也算了却心愿了,斟满一杯茶,袅袅余烟中,吕夫子道:“这很好,延哥儿,我相信翰林院检讨只是你的起点。”
    这话陈延不好回,便没有回。
    傍晚,在书院里忙碌了一天的陈安终于回来了。
    是了,由于名声越来越大,吕思私塾早已不是前私塾后小院了,一年前,私塾改制,吕夫子和陈安共同出资,在川安县东城区那边购买了一块较大的地,重新建了所书院。
    那书院很大,招生多,夫子缺口也大,吕夫子就新招了一些当初从私塾里毕业的秀才,扩充新鲜血液。
    年轻的夫子多了,加上他们当初也是身临其境训练法练出来的人,私塾整体也变得很有活力。
    席上,提到私塾一切事物的陈安眼睛里闪着光,滔滔不绝,直到一旁的许芸拍了一下,他才反应过来,噢,现在是康哥儿的接风宴!
    他颇为不好意思举杯,“康弟,恭喜你考中进士,我敬你一杯!”
    二人碰杯,陈延问:“多谢大哥。”
    一桌子举业人,又是中举后接风宴,免不了聊了些关于考试的事,一直聊到月上中天,三个小酌了几杯的男人才脸红红地准备下桌。
    陈延很少喝酒,因为他不太喜欢喝醉了之后这种晕乎乎的感觉。
    起身,他有些目眩,旁近的小厮扶住他向客房那边走,堂兄和夫子则被自己的妻子搀扶着往内堂走。
    边走,耳畔响起两道女声,一是师母的轻哼声:“又喝酒,吕润林你这个老骨头,等着明天起来头痛吧!”
    “相公,你喝多了,明日私塾的早课你得赶不上了。”
    “嘿嘿……”伴随着堂兄的傻笑,“没事,我晓得今天要喝酒,叫吴秀才去看早课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