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坠落天使-《克隆人之崛起》
第(2/3)页
面对米迦勒的好心劝诫,路西法开口婉拒:“我侍奉上帝千万年,论功绩,我在亚当之上;我为六翼炽天使,位仅次于上帝,论地位,我在亚当之上;我乃火中之火,论出身,我在亚当之上;我手中掌握盖世的力量,论力量,我在亚当之上……我为何要拜他?”
在亚当面前,路西法断然拒绝低头屈膝,他身后的天使也纷纷拒绝跪拜亚当。面对抗命的逆子,上帝再次下达旨意,希望路西法能遵守命令。
在上帝的威严面前,路西法还是抗命了。他无法抛弃内心的骄傲,无法放弃天使的尊严,他也无法阻止自己嫉妒亚当这个无缘无故被上帝恩宠的孩子,更重要的,他渴望能够拥有自作主张的权利,渴望触摸自由,他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兄弟姐妹跪倒在一个人类面前。
一旦违命,就无法回头。
对上帝千万年的敬爱付之东流,路西法的心中五味陈杂。最终放弃对上帝的信仰,带领自己麾下的天使来到九重天,他抬头直视上帝,驱走内心的忐忑与恐惧,挺直脊背,伸展身后巨大的翅膀,向上帝宣战。
上帝命天使长米迦勒率天使团迎战,加百列奏响号角,昔日情同手足的兄弟,刀剑相向,相互厮杀。
天使终究无法与神抗衡,路西法战败。上帝创造了地狱,将他和他的部下从天上抛下,打入地狱。临行前,他说出那句震动天地的话:“宁在地狱称王,不在天堂为奴。”
从九重天到地狱最底层,路西法堕落了九个晨昏,成为了魔王撒旦,他的部下们成为了恶魔。
实际上不论是天神,还是“坠落天使”,都是阿奴纳奇人的两个意见不同阵营而已。
人类既误解了“天神”的“爱”,因为其实质是饲养和收割。同时也高估了“坠落天使”的宽容态度,虽然传递了人类以知识,但其实质仍然是为了其种族的延续和优化,并非他们就会对人类仁慈。
这两种人虽然意见有分歧,实际上对待人类的实质态度和对待其它生灵完全是一样的,那就是不会顾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只会关心阿奴纳奇人自己的问题。
在史前1万2000年发生的大洪水,以及毁灭大西洲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幕后之手,就是阿奴纳奇人。对待涉及其至高无上地位的挑战,打击和毁灭是毫无仁慈可言的。而且关键是阿奴纳奇人根本不理解什么是仁慈。
“坠落天使”与人类的合作既是短暂的也是不可靠的,但他们在这期间的贡献的确为人类的最终崛起创造了初始条件。所谓败也阿奴纳奇,成也阿奴纳奇。
在知识的火种开始了第一次的萌芽,人类的文明过程中就不断涌现出许多杰出代表人物为了人类的生存和未来不断抗争,不断带领人类大众进行反抗。
由于两种力量过于悬殊,这样的抗争必须隐秘进行,人类首脑必须在小范围的精英中策划,否则必然如大洪水事件和核战争两次标志性事件而毁灭人类文明抗争的企图。
成于3000多年前的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记载多场激烈的战争。此书插图描绘了诸神乘坐飞毯观看战争的场面。
《摩诃波罗多》中记载的史前核武战争,毁灭了古印度文明。这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诗《摩诃波罗多》(一译《玛哈帕腊达》,印度古代梵文叙事诗,意译为“伟大的波罗多王后裔”,描写班度和俱卢两族争夺王位的斗争,与《罗摩衍那》并称为印度两大史诗),写成于公元前一五○○年,距今约有三千五百多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