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宁一五一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老杨头几次想打断杨宁的话,都被里正瞪了回去。说到最后,杨宁还拿出了那张写着,杨孝忠与田氏欠杨孝义十亩一等田的字样的借条交给了里正。 里正是办事办老了,这种借条接触过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只消一看,就知道这字迹、还有下面附带文书条例的书写方式,符合镇东头那家老秀才的书写习惯。所以,这个借条应该是提前在镇上写好,然后回村让杨孝忠填。 也就是说,有人提前设局,想让杨孝忠签这个借条。如此看来,杨孝义的确有嫌疑。 “你自己看看,还有什么要说的!”里正把借条扔在杨孝义面前,杨孝义看见那借条,浑身抖了抖,说不出话,看着马上要交待真相了,朱氏咬咬牙,连滚带爬到了里正面前,哭喊着说,“我和孝义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这是冤枉啊,我们没见过这借条,都是别人栽赃陷害啊!可怜我,被人偷了肚兜,名声毁了,还要再给我安什么罪名啊,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朱氏这一通哭提醒了老杨头和杨孝义,他们此时就咬死了说不知道这借条的事儿,还说杨宁诬陷他们,口口声声说杨宁不孝。老杨头甚至提出,让里正把这件事上报官府,让青天大老爷把杨孝忠一家消了户籍,撵出去当流民。 “里正爷爷,”杨宁冷眼看着,没有直接还嘴,也没有哭喊,而是恭敬有礼的开口,“我能不能和问他们几个问题,帮大家梳理一下事情真相。” 里正看了看面前淡定冷静的小女孩,眼里有几分赞赏,点点头。 杨宁谢过里正,面相朱氏,眼底一片冰冷。想把她赶出去当流民,也要看你们有没有本事了!“二嫂,你说你没见过这个借条,那上面的手印画押,是不是你的?”杨宁的嘴角挂着一丝冷笑,指着那张借条上鲜红的手印,问朱氏。 朱氏不嚎了,一双三角眼滴溜溜转了两圈,在那张借条上扫了两圈,然后又开始呼天抢地的嚎哭,“我个女人哪里认字啊,还不是别人让我干嘛我干嘛,谁知道那上面是什么啊!” 一旁站着的杨孝义原本脸白了半边,此时听朱氏这样说,也反应过来,也站在一旁怒气冲冲的说,“我们夫妻俩不认识字,谁知道你从哪弄来的东西,糊弄我们!” 此时下面听着的村民也觉得有道理,村里很多人家都是大字不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被人骗了,胡乱签字画押,是很有可能的。 杨宁的脸上再次闪过一丝冷笑,这家人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随即继续追问,“刚刚我爷爷在屋里说,签了这个借条,那二叔二婶就不追究我爹今天做的事情。这借条你们不认识,不知道,难道是爷爷诓骗你们,逼迫你们签的吗?” 说着,把自己手上的借条递给了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老太太手里,老太太不认字,可是老太太带着的小孙子却正在念书,小孙子把那个借条高声念出来,一字不落。老杨头几次想上前阻止,都被那些看热闹的人拦住了。 借条上的内容念完,村里的人瞬间安静,静了那么一两秒钟,随即议论声再次爆发,比之刚刚的声音有过之无不及。都说虎毒不食子,老杨头诬陷自己的三儿子,还损害二儿媳妇的名声,强迫三儿子把自己以后能分到的地全给二儿子,这是什么道理? 而且村里这个杨老、二一向好吃懒做,老杨家的事情大多是三房忙里忙外,即便如此,三房居然都没在自己的爹娘面前讨到一点好?这老杨头的偏心,都到了这个地步啊! 大家在一起小声议论,最后有人甚至开始对老杨头怒目而视,觉得他这样做已经有违道德了。 这时曹氏放开了田氏,从屋子里冲出来,挥舞着拐杖对院子里的人、大喊,“我们老杨家的事儿,管你们屁事,要你们多嘴!谁要管,就先跟老婆子说道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