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山鬼歌(一)-《宴繁花》
            
            
            
                
    第(2/3)页
    她懊恼、哀愁,同时又怀着一线希冀,开始在山林间寻找。
    “诗中正是运用不断转换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女巫的这一寻找过程及其微妙心理……”
    她见兰轻颜依然没有任何反应,索性便继续说了下去。
    她忽而登上高山之巅俯瞰深林,但溶溶升腾的山雾,却遮蔽了她焦急顾盼的视野;她忽而行走在幽暗的林丛,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飞洒的阵雨,似乎全为神灵所催发,可山鬼姑娘就是不露面……
    人们祭祀山灵,无非是想求得她的福佑。现在见不到神灵,就没有谁能使我(巫者代表的世人)青春长驻了。
    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她便在山间采食灵芝(“三秀”),以求延年益寿。
    这些描述,写的虽是巫者寻找神灵时的思虑,表达的则正是世人共有的愿望和人生惆怅。
    诗人还特别妙于展示巫者迎神的心理:
    “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神灵生出了哀怨;
    “君思我兮不得闲”,转眼却又怨意全消,反去为山鬼姑娘的不临辩解起来。
    “山中人兮芳杜若”,字面上与开头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仿,似还在自夸自赞,但放在此处,则又隐隐透露了不遇神灵的自怜和自惜。
    “君思我兮然疑作”,对山鬼不临既思念、又疑惑的,明明是巫者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神灵。
    这些诗句所展示的心理,均表现得复杂而又微妙。到了此诗结尾一节,神灵的不临已成定局,诗中由此出现了哀婉啸叹的变徵之音。
    “靁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
    他愈是渲染雷鸣啼猿之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山林的幽深和静寂。
    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边静寂中,诗人的收笔则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哀切呼告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这是发自迎神女巫心头的痛切呼号——她开初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走来;
    至此,却带着多少哀怨和愁思,在风雨中凄凄离去,终于隐没在一片雷鸣和猿啼声中。
    大抵古人“以哀音为美”,料想神灵必也喜好悲切的哀音。在祭祀中愈是表现出人生的哀思和悱恻,便愈能引得神灵的垂悯和呵护。
    兰轻颜听罢,倒是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