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据史料记载推测,早在唐代以前这里就有佛教传播;民间流传有“先有极乐峰,后有戒台寺“的说法。从唐至今,它一直是戒台寺(史称慧聚寺)属地,作为该寺僧人隐修之所,与戒台寺同兴同衰,共同演绎了一千四百余年的辉煌历史,留下了宝贵的佛教文化资源。极乐峰因为有的人忌讳“极乐”两个字,被后来的人们改作叫千灵山。极乐本身就有佛教极乐世界的意思,所以我们还把它称作极乐峰。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这个名字是明朝以后人们才叫起来的,所以我们还要称他为慧聚寺。 王振泰来到了极乐峰下,看到这许许多多的这洞窟,选择了一个比较大的洞穴,收拾了一下,拿出了经书,细心的研读了起来。饿了,就吃自己带来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每天打坐参禅,诵经拜佛,每天早起一炷香,睡前再拜佛,早起晚睡,十分的刻苦,从来都不出山洞。 王振泰就是这样,在山洞里,诵经念佛,一共念了九九八一天。 有一天,王振泰正在朗朗的诵经,只听见有人高呼佛号,“阿弥陀佛,施主怎么占了我的地方啊?也不和主人打声招呼。” 王振泰上下左右看了看,哪里有人呢? 王振泰仍然是十分专心的,诵经念佛,又听到有人高呼佛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施主就这么专心吗?老衲是你同道之人,合不来攀谈一番。” 王振泰又看了一遍,仍然没有看见任何人的踪影,心里想,这可能是在考验我的慧根,不用理他,佛祖留心中吧,仍然在细心的诵经。 没多大一会儿,还是那个人,仍然是高呼佛号,“阿弥陀佛,我佛慈悲,你我是旧相识,难道就不愿意叙叙旧吗?” 王振泰这回可是坐不住了,抬眼看去,只见对面的一块石头,突然变成了一个,满脸胡须的和大和尚,正在看着他微笑呢。 王振泰起身向他一拱手,然后双手合十,高诵佛号,“不知仙师来自何方,为何与本人三次搭言不现身,在下这厢有礼了。” 大和尚,“老衲本非人也,而是菩萨点化的一个顽石。你可知此洞是什么洞吗?” 王振泰,“小可愚钝,请仙师指点。” 大和尚,“此乃我大慈大悲,南海观世音菩萨的本尊山洞。” 王振泰,“小可得罪了。” 大和尚,“阿弥陀佛,非也,非也,既然失主来到了这里,说明就是我佛的有缘人,必定有我佛的慧根,观音菩萨如果在此,也会高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