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先生,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风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等。” “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稍紫……七月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先生。”小男孩一口气说完自己知道的关于柴胡的知识,有些忐忑地看着面前的灰衫青年。 “嗯,说的不错,还要记着,解表退热用量宜稍重,且宜用生品。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举陷可生用或醋炙,其用量均宜稍轻。”灰衫青年温和地说。 “是,先生,学生等知道了。”十几个孩子纷纷在心里默记,口中称是,态度极其认真。 “好了,下面再看看其他的药材,谁告诉我,这个是什么药材,药性,主治症状,用法和用量?”灰衫青年举着一颗不知名的药材问十几个孩子。 “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块根为黄白色故而得名为地黄,按照炮制方法的不同,在药材的名称上也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同时在药性和功效上也有较大的差异。” “先生手中的地黄为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肾二经,解诸热,破血,通利月水闭绝,亦利水道,捣薄心腹,能消瘀血。病人虚而多热,加而用之。”子苏缓缓地在青年背后开口。 这些东西都是最基础的药性和特征,对于子苏来说是小菜一碟儿,不过,对于这些初识药性的小孩子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 “姑娘是何人?为何贸然闯入学校的药堂?”灰衫青年一转身,站了起来,看着眼前披着青紫色披风的美貌女子。 “姚先生,这位就是孤儿学校真正的主人和出资人小姑娘,也是在下的主子。主子,这位就是姚先生。”没等子苏开口,凌先开口了。 “哦,原来这位就是肖姑娘,姚某失敬了,还要感谢肖姑娘的收留,让在下有个安身之所。”姚岫初微微躬身,给子苏行了半礼。 “姚先生客气了,您能留下来教导这些没有什么基础的小药童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姚先生可否愿意指教一二?”子苏直截了当的说。 “肖姑娘也是懂医之人,在下不敢班门弄斧,不过要是商讨切磋一些,在下也不会拒绝。”姚岫初温和地说。 这个时候子苏才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纪不大的姚先生,身量不是很高,也就一米七五左右的身材,瘦削的脸庞,清秀的眉眼,宽大的灰色长衫,微微有些不太合身。 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戒心,看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子苏心里暗笑了一下,自己是有这种气质嘛,总是能遇到一些有故事的人。 “姚先生请!”子苏摆了个请的手势,姚岫初点了点头,跟在了子苏身后。 凌马上招手让人上了热茶和点心,主子走了一路,也该饿了,凌站在门口,没有进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