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让过来参加开业典礼的怡和洋行的众位大班,颜面尽失。 而后的百年,即便有了后面的合作,这样的明争暗斗,每年至少发生五六次。 “赢一次不重要,赢下去才重要。” 沈碧端起威士忌酒杯,浅浅地喝上一口,淡淡地说出了这样的一句。 汇丰一直屈居于第二,怡和这几年有颓势,但还不明显。 亚洲百分之八十的盈利海路,港口,石油,铁矿石,马六甲优质深水港,流通港,都在怡和的手上。 确切的说,都在九龙仓的手上。 今天同华占士分到一组,并不是意外,而是沈碧有意为之。 林怀乐也是看着九龙仓垂涎欲滴,他对于航运业,码头业,没有太大兴趣。 马六甲是黄金水线,里面藏龙卧虎,稍有不慎,就会吹灯拔蜡。 但九龙仓手里的尖沙咀、九龙、新界和港岛等核心地段的大量土地,却是林怀乐主导的丰润地产,最需要的优质资产。 至于有轨电车,仓库,货运码头,都是添头。 林怀乐找专门的评估公司算过,土地的估价,每平米6000—7000港纸,可现在九龙仓的股价才只有11块。 估值被大大低估,而最过分的是,香江置业和九龙仓,被誉为怡和双翼,在怡和董事局上都拥有四个董事位,可怡和直接掌控的股份,少之又少。 九龙仓是百分之五。 而香江置地更加可怜,只有区区的百分之三。 这要是在十年前,或者五年前,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那时的华资公司手里没有充足的资金。 可这几年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让这些地产大亨的腰包鼓鼓,新鸿基,恒丰,利丰等大集团,都在暗中吸收香江置地的股票。 但林怀乐没有参与进去,只是利用皮包公司吸入股票,准备捞上一笔。 他真正的目标,就是九龙仓。 这个想法,跟沈碧聊了很久,甚至两人在科技城奠基典礼上,都没有去剪彩,而是探讨事情的可行性。 两人研究了几个小时,发现有成功的可能。 九龙仓这几年的成绩不错,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物业。 可在经营方式上却不足称道,实在是太保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