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论道会-《大封禁》
第(2/3)页
这时,上面的杜承瑞已经开讲了。
“众所周知,各大门派收徒都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只收金丹之下的人,诸位可知其原因?”
关于这一点林峰倒是知道,不过他也不想出头,明显,下面众人也都是知晓这一点的,当即就有人站起来说道:“那是因为金丹以前皆是筑基,基础打得如何决定日后修炼的高度。”他这儿说的筑基并不是指筑基这一修炼层阶,而是说的打基础。
“师弟说的没错,筑基到金丹可以说是修炼的一个分水岭,在场的诸位大多是筑基三层,却能力敌一些金丹的修士,原因便在此,你们的基础打得比他们牢固。”其实在场的除了林峰都是筑基三层的人,不过也没人小瞧林峰这个筑基二层就是了,要知道,他在灯会上筑基一层的实力就击败了一个不弱的筑基三层。
“有些人凝结的金丹只有米粒大小,而有的人却有鹌鹑蛋大小,这就是他们在筑基的不同产生的区别,米粒大小的终身不能入元婴期,而鹌鹑蛋大小的却可入元神期,甚至飞升成仙。”
“师兄你的金丹有多大呢?”有人好奇的问道。
杜承瑞也没遮掩,只见一道金色的光华从他身上流出,伸出手掌,一颗金色的直径约两厘米的金丹漂浮在掌心,少顷,他收回金丹,“以我金丹,可入元神期,至于成仙飞升那是没太大机会了。”说完,像是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
他虽然这样说,场下众人却是惊讶未名,“杜师兄就不要谦虚了,飞升成仙千年未曾有过,以师兄的金丹,已是当世之巅。”
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他的话,林峰对此没什么概念,不过看众人表现,显然杜承瑞的金丹非同小可。
杜承瑞受了众人的吹捧,倒是没什么表现,开口说道:“言归正传,当下重要的还是提升诸位师弟的修为。抛开宝器、战法这些因素,修为的直观表现就是真气的总量,而真气的总量如何与心性却是直接相关,最直白的就是破境,心性到了,瞬间体内能储存的真气量就会发生质变,而且真气也会更加浓厚。”
他这儿说的真气更多是因为真气浓度增加了,而一般修炼者也不会像林峰一样变态去开阔经脉甚至开辟其它穴位,一般修炼者,最多就是开辟丹田而后扩充丹田空间罢了。
“而到了筑基三层,实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真气质量上,理论来说,只要自己不主动结丹,在筑基期就可以无限提升自己的真气质量,筑基三层的标准也因此而立,凡真气化液者,皆算筑基三层,但丹田有限,真气质量提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凝结成块。”
“莫非杨公子等人就达到了这一步?”这人说的杨公子就是杨浩初,确实,杨浩初等人的实力之强,仿佛和他们就不在同一层次,一些普通的金丹修士场下众人都有一敌之力,但他们面对杨浩初等人却兴不起一点战意。
杜承瑞摇了摇头,“若是到了真气凝结成块这一步,经脉堵塞,那就是神仙难救。”
“啊?”
“所以,诸位,量力而行,各人体质不同,极限也各不相同,实力也不单只看真气质量的。”
众人点了点头,若是各方面都比别人差一点,那自然就会差很多,这也是杨浩初等人实力强大如斯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