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隆达王国-《神皇傲婿》
第(3/3)页
隆达王国的社会阶级状况表明,16—18世纪的隆达王国已进入奴隶社会,奴隶劳动在整个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以及地理环境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原始社会的残余还保留较多。隆达的奴隶制此时还属于一种初级的、不发达的奴隶制形态。
隆达文化对刚果河流域的影响是通过扩张战争实现的。从17世纪中叶隆达王国建立起,历代国王都不断向外扩张版图,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隆达帝国。
隆达王国的扩张最初是向西和西北。首先被征服的是位于开赛河下游的潘德族,这里距隆达首都约300公里。其后不久,隆达又在克旺果河流域的雅卡人中建立了一个傀儡王朝,在苏库族、谢吉族和霍洛族中也有一定势力。隆达向西扩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通与安哥拉和刚果西部集市的直接贸易关系。
隆达扩张的第二个方向是南部的卢拉巴河和赞比西河上游地区。隆达国王想通过这场军事行动,获得大批奴隶,更重要的是获得卢拉巴地区的铜和盐。当时,铜在中非地区的贸易中已成为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一种新的铜质手镯作为流通媒介已开始在隆达富裕阶层中使用。在被征服的族中,著名的有恩当布族,该族酋长“卡隆盖沙”后成为隆达在南部扩张势力的重要代理人。
隆达扩张的第三个方向是东面。早在隆达王国奠基者姆瓦塔·亚姆沃执政时,他便派将军穆希迪率军去控制沙巴东南部卢菲拉河东边的制盐场。穆希迪相继征服了从卢布迪河一直到卢瓦普拉河一带的各族,并指派隆达人担任他们的酋长。姆瓦塔·亚姆沃的继任者们也都不断向东派远征队。
至18世纪晚期,从克旺果河到坦噶尼喀湖西南岸,南至赞比西河流域,都处于隆达人的控制之下,直接或间接地向隆达国王称臣纳贡。隆达王国成为中非地区一个土地辽阔的大帝国。
在隆达帝国建立过程中,一些远征队的首领在被占领地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由于他们享有“卡曾贝”称号,他们建立的国家一般取名卡曾贝国。其中以姆维鲁湖南部卢瓦普拉河流域的一个卡曾贝国最出名,那里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统治者“卡曾贝”虽然在名义上是隆达的附属国,但无异于一个独立的君主,有自己的军队,并直接同欧洲商人和阿拉伯商人进行贸易,控制的地区从卢拉巴河源头一直到坦噶尼喀湖,面积比母国还要大。
从19世纪初开始,隆达帝国在奴隶贸易和外族入侵的冲击下走向衰落,帝国逐步分裂瓦解。到19世纪末,隆达帝国的实际控制地区已缩小到今刚果共和国南部与安哥拉和赞比亚交界地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