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风笛插着腰,下巴一扬。 “那我也没必要回答你来东国的原因。” “为什么?” “你不会明白的,哼。” .... 风笛的反应稍微有点莫名其妙,但现在这种情况她也不会一直无理取闹,当然,夏风也没有继续追问。 身上的重伤得到了急救,可他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 说白了就是暂时保住了命,但离开始恢复还差的远。 这种情况他显然不能下床,甚至不能移动,不过在考虑这些之前,夏风需要先搞明白自己昏迷后发生的事。 .... 根据风笛所说,他们现在所在的城镇名叫古西镇,是一个人口不超过2000人的小镇。 因为当时的他看起来马上就要挂了,甚至风笛严重怀疑他已经挂了,所以,风笛只能用最快的速度寻找距离最近的城镇。 理所当然,古西镇距离东州府并不远,就在之前马车停靠的青森镇南边一点点。 不过相比与青森镇,古西镇要更为偏僻,这也是风笛选择这里的原因。 .... 他们现在所在的房子是镇子里唯一的医馆,也只有唯一一名所谓的医生。 东国的医疗体系十分落后,几乎没有正规的大型医院,对矿石病的抑制手段也几乎为零,而这间医馆,更是将“落后”体现的淋漓尽致。 没有洁白的床单,也没有医疗器械和药匣,毫无疑问,这就是一间普通的民房,墙上甚至还挂着晒干的鱼干。 当然,优秀的医生不拘小节,甭管场地看起来专不专业,只要能救命就是好医生。 很显然,对他进行急救的医生就很厉害,利用有限的医疗环境能将伤口感染致严重休克的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这水平,已经足够称为神医。 只不过,虽然命暂时保住了,从休克中刚刚苏醒的他却在担心另一件事。 .... 他所在的房间并不是完全封闭的,通向外间的进出口只有一张布帘。 从这个角度,他可以隐约看到大厅的门口位置放了一张桌子,像是一个简易的问诊台。 诊台上除了一个装着工具的小木盒之外,还有一个通体黑亮的保温杯。 这时,一个渔民打扮的中年妇女从外面走进大厅,揉着肩膀呼喊道。 “长藤医生,在嘛!” 被称为长藤医生的中年人从另一个房间走出。 “阿慧姐,怎么了?” “哎,我这老毛病又犯了,可能是受了些风寒,肩膀酸痛的很,要不您帮我再做下针灸?” 长藤医生有些迟疑。 “今天针灸不太方便,我给你开点药,你回去先喝着,注意早晚的保暖,过几天就会缓解。” “哎,那好吧。” 像是非常信任这位长藤医生,前来问诊的妇女听话的领了药,随后揉着肩膀离开了医馆。 病人被“打发”走后,长藤医生竟然将医馆的大门竖起了木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