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便捷的水路-《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2/3)页

    朝廷的全部舆论开启,向他们宣布是童远为了不让曹操争夺天子,把大河给扒了。

    屠害关东者,童远也!

    如今百万难民没有没有粮食,要怎么办?

    找仇人去!找西凉贼去!找晋国百姓去!

    难民们当然质疑过这个说法,但是士族说是、朝廷说是、皇帝说是……

    有数万人相信了,

    而且晋国确实有粮食,众人早就听说那边能吃饱饭,甚至还有肉吃,还擅于经商骗钱。

    但多数百姓依旧怀念着曹操,知道这场大战是朝廷挑起来的,知道是朝廷引胡虏入侵,知道童远一直与他们保持和平互相贸易。

    随着孙权推进到淮水沿线,看到可怕的洪水和大片大片良田变成泥潭,心中也在叹息。

    谷这就是帝王吗?

    帝王一怒,百万枯骨......

    不,孙权很确定,自己如果在哪个位置,一定不会做刘协这种行为。相反自己肯定能把把制衡之术用的炉火纯青,以此达成破局。

    现在唯有多获得土地、地位与名声,才能扭转朝廷的胡作非为。

    孙权与曹操、刘备和童远一样,对刘协、司马懿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反对的。

    只是从行动上,他决定暂时依附,等实力增长再扭转。

    东吴的十万大军北上,而且200艘战船也跟着一起北上。

    战船有水路走水路,需要翻越陆地则由人力搬运。总体上,从长江到走巢湖,再西北上接近芍陂,走几十里陆地进入这个春秋时期孙叔敖修建的淮南著名水利工程。

    之后进入淮水,由于大河洪水已经将汴渠与淮水相连,吴军只需要在部分较浅区域辅以人力,就成功进入到后世的黄河之中。

    有水路,江东积攒的大量粮食和物资也得以源源不断运送至中原,如此10万吴军后勤补给压力甚至比朝廷兵马还要小。

    如此阴差阳错,其实是混沌之力可以构造,竟然构成大运河的雏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