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局势紧张起来-《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2/3)页

    “吾乃巡城监都尉杨修!”

    董承再也笑不出来,这次交易会他安排了许多护卫,但终究是不是准备打仗的。

    “哎呀呀,德祖来的正好。汝的手下跑来破坏我的生意,还试图放火烧毁这片宝地,吾当然要捉拿他们回去啦!”

    “胡说八道!”张辽立刻驳斥,却被董承的手下一阵嗷嗷乱叫盖过了声音。

    聪明如杨修当然看得出董承在胡扯,船上弓弩手依旧盯紧对手:“将军也是好兴致,如此某自会调查清楚。他们四个跟我回去,至于这火您赶紧扑灭即可。”

    也不管董承同不同意,大船靠向码头,巡城监四人突出重围,立刻上船进入船舱。

    董承青筋暴起,几乎要愤怒而强攻杨修大船。但他终究不打算一下子和太多势力结仇,只得说了几句狠话放任他们离开。

    这一晚的惊险到此为止,杨修带的自家护卫也留在巡城监驻地外围防守,警惕董承收买奸邪之徒袭击。

    巡城监五人商讨了一晚上,重要情报汇总后,基本可以确定董承这边动作不小。

    但是有两个重要疑点。

    第一,董承与曹操产生摩擦,似乎是因为并州方面介入。那董承如今是否重回新西凉军体系?正在荆州大战的童远,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就将董承这个新投靠的助力暴露出来?

    这不符合童远一派长期以来稳重多谋的行为。

    第二,董承管家与何人商议近期作乱的事?此人有些面熟,定是在洛阳官员中接触过,但也不太熟,至少仅通过声音和轮廓识别不出。另外他们近期作乱针对谁?李儒、李选?还是其他?

    第二条又与第一条有矛盾,董承如果投靠童远,那应该和李儒、李选相对和好一些,不应该采取急切行动才对。

    童远如果有这两波人支持,再加上裴茂、王邑等人,在洛阳就是十拿九稳。那更应该采取稳妥方式,而非董承冒冒失失地做什么。

    杨修思维迅捷,很快有了一个想法:“会不会是这样?曹操和董承要在洛阳动手。然而为了掩盖行动,故意与董承发生矛盾,好让我等放松准备?”

    这种可能性确实有,但总感觉是弄巧成拙。

    董承吸引了很多注意力,曹操相应采取了很多行动,众人都在关注他们,如此并不能让人放松警惕啊。

    诸葛亮微微扶额,从这个分析就看得出来杨修一直把曹操作为潜在威胁,但这次似乎不是曹操所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