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开发宝地-《三国之重振北疆》


    第(3/3)页

    军屯又有政教体系,基层影响力当世无双。这样一场基层为主的保护植被,合理开发荒地的运动发动起来。

    一些新吸纳的本地屯民,自发地在黄土山坡上打洞建房,虽然这种房子十分简陋,但还是让童远想起了一样很适合这里的建筑,那就是窑洞。

    童远见过后世的窑洞,在屯民目前基础上画出改进草图,找了几个造桥有经验的石匠研究用泥丕代替石料砌筑拱形窑洞,很快有了方法。

    几个月后一派窑洞建成了,深受当地居民的称赞,成本低,就地取材,冬暖夏凉。不久许多人开始仿效。

    知道了碳石,也就是煤炭优点的众人,又在平城寻找这种资源。

    按照之前记载,南边的河东郡和太原郡有煤炭资源,而地广人稀的雁门没经过认真探查,不知道有没有煤炭。

    童远听了嘿嘿一笑,平城要是没有,那天下就没煤了。

    山西大同当然不会没有煤炭啦,不合理运用这些资源实在是太大的浪费。

    在他的建议下,屯民很快找到了大片煤田,甚至还是大片露天的。

    这个地方是雁门郡马邑县,属于屯田与普通小农经济混合的区域。

    这个大煤田当然被牢牢控制在屯田系统手中,这样也就是新西凉军所有。

    发现了马邑县露天煤田后,童远又让申隆御岭部有经验的人,四处探寻找煤矿,后续又找出三四座之多。

    至于如何开采,修建煤矿通往大路的道路,备好拉煤的马车、驴车,将煤送到屯田系统,另外向外销售等不在话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