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江岚在街边拉了个人打听,说看到了个小乞丐,可能是亲戚家丢的孩子,结果再看的时候找不到了。 路人很热心:“那大概在城隍庙哪,前几年城隍庙香火盛,修了个大庙,主持慈清大师怜悯那些乞丐贫民晚上无处可去,就把旧址对外开放了,那里总聚着一群乞丐。” 还提醒她:“快去找孩子吧,可怜见的。” 江岚道过谢,买了一笼热腾腾的包子,去了城楼附近的破城隍庙。 庙里几乎没有人了,只看到个眼睛机灵灵的小乞丐,给了他两个肉包子,耐心等他吃完,才开始问话:“你多大了?” 江岚之前大多在赵家村,对县城的事知道的很少,问事情,没有谁比这些四处流窜的小乞丐的消息更灵通了,他看起来六七岁,脸上很脏,身上的与其说是衣服,不如说是布条,很瘦,露出的小腿上只有一层皮包着骨头,只有一双眼睛黑亮黑亮的。 今天不用出门挨打挨骂就有饭吃,他很惊喜,感激的看着这个大方的哥哥:“我快十岁了!”其实才九岁,他喜欢说的大一点说不定有活可以干。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又瘦又小,真看不出是个十岁的孩子,江岚又问:“你家是哪的?” “我是离这儿三十里的周家村的,我娘死了,我爹又娶了一个,结果没两年爹也死了,后娘就改嫁了,家里的地给爹看病都卖完了,没有人要我,我就来临昌县讨口饭吃。” “你几岁来临昌县的?” “五岁。” “临昌县的县太爷好吗?” “县太爷是个大好人,每年冬天都给我们舍粥,燕子胡同的陈大爷那次被衙役碰断了腿,县太爷知道了,赔了陈大爷银子,还把那个衙役打了板子赶出去了!” “县太爷有几个孩子?” “县太爷有两位公子,一位小姐,听说偏疼小姐。” “小姐可曾议亲?” “不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