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榷茶之争-《醉枕东都》


    第(2/3)页

    去年养的那只“母鸡金”, 一共收到官宦王孙们二十万贯, 按照承诺给大家五倍收益,他就要付出本利一百二十万贯。

    为了垄断浙江阳羡紫笋茶, 确保他的高收益, 史墨白联合浙东观察使,让军队把不愿意移种到官方茶园的茶树, 付之一炬。

    去年浙东大水, 本就让茶农有所损失, 朝廷榷茶, 是希望增加朝廷收入,却不知这些执行榷茶的地方官员和榷茶商一道, 一面压低茶价,一面以残忍手段, 断绝不配合茶农的生路。

    阳羡紫笋茶是贡茶,品质好的茶作为贡品,次之供给两京及地方贵人,史墨白在洛泱的步步引导下,将募集来的二十万贯和自己的本钱,一起砸到了紫笋茶上。

    第五富早早去了浙东,他也没闲着,从去年开始,就一户一户的去签收购契约, 只要签了长期协议的茶农,还可以获得他们的散茶技术支持。

    他带着厚厚一沓契约书, 到州府备案,同样做为朝廷指定的榷茶商,他们给茶农留下了共赢的空间:

    榷茶价格是官府定的, 那不能改,但他们把茶农组织起来,在苏家的茶叶作坊里做二次加工, 这一块利润留在了本地,茶农有了第二份收入。

    浙东府没法拒绝,因为齐王名下的两座茶园,就已经占了阳羡紫笋茶的三分之一。

    齐王府与苏府共同运作,又主动茶农收购契约送到官府备案,这是吸取了蓝田茶园被史墨白截胡的失败经验。

    两下比较,阳羡茶农把心偏向了苏家。

    春茶采摘的时候,往往需要一、两万临时采茶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将嫩茶叶及时采摘下来。

    采茶人都涌向了齐王府茶园,和那些与苏家签了契约的茶园, 几天之内便采摘完毕。

    他们这才到史家收购的茶园里去采摘。

    春天茶叶生长飞快,只耽误了几天时间,史家收购的茶园里, 茶叶就老了许多。

    这让史家的人气得直跺脚, 又没有别的法子。因为临时工是按采茶数量拿工钱, 你要是嫌弃,他们不要钱走了,你到哪里去找这一万人?

    阳羡的明争暗斗终于随着春天的过去,暂时偃旗息鼓。

    史家的传统茶团,和苏家用小竹篓装着的茶,都被装船往洛阳运。第五富跟着茶船,从漕河千里迢迢,回到了东都。

    蓝田清茗茶庄,也迎来了蓝田县衙和榷茶商史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