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桑吉尔夫的看法是没错的,两个人开始不到一分钟,有点眼色的人就能看得出来,迪·杰输定了——硬实力差距太大。 迪·杰能在运动战中战胜阿顿,前提并不仅仅是他足够迅捷,还因为阿顿改变了传统拳架,自己的特色却没能够完善,导致防御有漏洞,被迪·杰轻易的就破了防,造成了真实伤害。 但是桑吉尔夫不一样,摔跤选手的防御是相当严密的,他们面对的进攻,要比站立技复杂得多,很多危险发生在方寸之间,完全都是半步之内论生死。 所以不要说真实伤害,迪·杰的拳脚就没有一下,没被桑吉尔夫那硕大宽厚的手掌拦下的,连防御圈都攻不进去。 更加不幸的是,桑吉尔夫的脚步看似笨拙,但节奏、时机和距离的把握相当强,很有些篮球运动移动长城的味道,这就导致迪·杰想要做运动战,就得拉开更远的距离,绕更大的圈子。 擂台是扩大了,但并不是无限大,甚至并不足够大。 桑吉尔夫的目的,非常明确,先把迪·杰挤到角落里,再把迪·杰挤到自己怀里,他就死定了。 这是大部分擂台选手在优势时都会选择的方式,说是战术也行,说是习惯也不过分。 迪·杰能支撑这么一两局,多少得益于他手长脚长的身材,因为他体态虽然比桑吉尔夫小很多,但是臂展和步距却基本相同——桑吉尔夫柔韧性已经相当不错,但是身上的肌肉还是块垒太大,有些动作做着不是那么舒展。 不过这老俄也不只是擒抱技巧,大巴掌虽然没有什么章法,但是抡的很不错,而且他那个运用能量在手掌上的技巧,扩大了他的攻击范围,给迪·杰带去了很大的麻烦。 迪·杰尝试着接了几下,从他随后的动作上看,并不好受,甚至让他宁可放弃跟进的机会,也绝不互换。 都说久守必失,前提是进攻方能攻得足够久,不但要无视疲劳,还要不计损失,最基础的这两点迪·杰都做不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