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她也没瞒着自家哥哥,因为本来就不是什么阴险图谋,只要兄妹关系正常,这都不算事儿——何况这哥哥多少年没见,多少是心怀疚愧的。 不过这哥俩儿谁也没提抚恤金和保险的事儿,食脑者也没有在妹妹的交际圈中出现过。 对于凯文来,食脑者这么识时务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食脑者在教授妹妹礼敬法。 而且他教授的还不是他自己修行的《性恶篇》,而是一篇极为艰涩的《异虚篇》。 这篇文章出自东汉王充《论衡》,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名篇,但是高屋建瓴立论深远,而且是用来批驳当时董仲儒的人感应的。 很多东西针对性特别强,又由于汉代文风的偏向,使用了大量的典故,不要一个从无汉学根底的老外,就是专业的汉学博士,也不敢自己研究的透彻。 凯文之所以把《论衡》放进去,是因为这本书批评神秘主义,反对由“学”转为“术”,讲究实事求是,倡导“疾虚妄而归实诚”的批判思想 ——最关键的,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开创元气自然论,也就是“自然而然”,“师法地”。 元气自然论虽然名声不显,却是“气”最早的重要阐述之一。 所以《论衡》这本书,在封建王朝长期处于学术**的目录之中,也是各种造反人士必读的着作。 主要原因和气的关系不大,而是因为这本书批判董氏,反对人合一,拒绝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而董氏学的重点,就是皇帝乃是之子的人合一学,以及“人有奇能必以奇生”的神秘主义。 反对这些,那自然就是反对皇帝了。 所以开国皇帝有机会都会读这本书,然后想办法把这本书匿了。 但是这本书相对来讲太艰涩了,没个十本八本的专业工具书连基本译意都搞不懂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