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浮屠山上有乌巢-《我咋真成方寸山弟子了啊》


    第(2/3)页

    姜宁点点头,转身离开了黄风洞。

    脚下生出祥云,用力一蹬,那祥云半散不散,承载着姜宁以极速朝着浮屠山的方向飞去。

    不多时,便跨过了八百里黄风岭。

    姜宁凝神观瞧,却见前方山景:

    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花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个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

    姜宁落下云头来,却见前方有一株香桧树,高有十来丈,树上有一个柴草窝,左边有麋鹿衔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

    见此,姜宁散去脚下祥云,迈步上前,到了那香桧树下,抬头观瞧那草窝子。

    正此时,那树上传来一道悠然之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姜宁静静的听着,不言不语。

    不多时,那声音诵了五十四句,共二百七十字佛经,而后问道:“小友可有所得?”

    话音未落,姜宁只见眼前多了一位禅师。

    这禅师一身褐黄僧袍,无有丝毫装饰,面容普通,但一双眸子却好似婴儿一般澄澈。

    禅师笑眯眯的看着姜宁,双手合十对着姜宁点点头。

    “辜负禅师苦心,在下并无所得。”

    姜宁拱手行礼,而后很诚实的回答。

    他只觉得这经文有些韵味,但更多的感悟是一点也没有。

    “不妨事不妨事,左右不过是老衲一时兴起罢了。”

    姜宁闻言,好奇的问道:“何谓一时兴起?”

    禅师笑答:“小友一切,乃随心而行,随心而动,行正善之道,却不滥慈,不泛威。”

    “而老衲这一本经,名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说着,这位老禅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本以为,小友听了之后,会有触类旁通之感。”

    “如今看来,却是泾渭分明,并非一道。”

    姜宁低垂着眸子,没有说话,但心里却翻江倒海。

    这一番话,所蕴含的信息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那禅师第一句话,所谓随心而行,竟与猴哥当初所叮嘱之言,有相似之处。

    这是巧合吗?

    还是说,这位神秘无比的乌巢禅师,竟然知道大品天仙诀来自何处?

    否则,怎么会以心而论?

    是我自己太敏感了?

    姜宁一时间沉默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