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如此头疼的时候,就听吴承恩接着又正色道: “姐夫,方才牛笔山人命我们写文,我认为这其实是一次对我的考验,正如老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姐夫自幼研习儒家经典,平日也只写一些八股散文,显然像我这般擅长文艺上的夸张,文章一定无法达到牛笔山人的要求。” “因此文章交给我即可,且看我如何令牛笔山人赞不绝口……” …… 五日后。 “这也太好看了吧?!” 鄢懋卿看着吴承恩刚刚亲自送来的文章,心中不由发出一声惊叹。 这行文,这修辞,这详略,这设计,这反转,这大明本土化的俏皮话,这配在文中的优美诗文…… “就没了?” 鄢懋卿几乎一口气看到了最后,再往后翻已经没有了下文,顿时有一种抓耳挠腮的冲动。 断章?! 这熟悉的套路,这恍如隔世的感觉…… 吴承恩居然用的也是期刊的写作形式,如今只先写出了接近万字的一期,而且在期待感几乎拉满的同时,强行断在了最要紧的地方,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鄢懋卿无言以对,他本意只是想让沈坤和吴承恩代写两道夸大倭患的奏疏,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呈递上去…… “依照牛笔山人的要求,目前只写了这么多,恳请山人不吝赐教。” 吴承恩微微低头,做出一副虚心求教的姿态。 “这……” 鄢懋卿难以置信的望着吴承恩,脑子里面嗡嗡作响,似乎听到阵阵耳鸣的声音。 我……究竟做了什么啊?! 一个名垂千古的文学大家,一个写出了《西游记》的惊世文豪,如今竟取了后世网文所长,写出了这样一部杂交话本? 这叫什么? 这叫一个厨子不但精通厨艺,居然还学会了兵法! 但……这是全方位吊打的感觉! 回想起自己那部中译中的《玄破苍穹》,与如今吴承恩只用了五日写出来的《破倭记》相比。 简直就如同一个三岁稚童站在一个绿巨人面前,竟是显得那么幼稚,那么生硬,那么鄙陋,那么相形见绌! 这就是吴承恩! 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这是何等可怕的悟性,这是何等骇人的滑坡,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