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翌日,刘大夏点了二百标兵,来到杨府对面的一家宅院。 此户人家亦是缙绅一列,于商事上同样热衷,只是生意没有杨家这般大。 刘大夏让人敲开大门,直截了当的说:“本督听闻此处有人通倭,特来巡查!” 这家主人早已怒容满面,吼道:“通倭?我家世代清白,岂容你来诋毁。” “既如此,那让本督进去搜查一二,又有何不可?” “好,你想查便查,今你若是查不出个所以然,我定要上本参你!” 刘大夏一笑,推开此人就往宅院里走,没走几步就道:“重檐重栱、藻绘井、五色文饰!这还不是造反?” 那家主立马就如五雷轰顶,呆立在原地不知该如何。 他家的宅院修建的僭越逾制了!重檐重栱、藻绘井,这是朱元章规定,只能允许皇帝和亲王建的。 只是这就像朱元章不许商贾穿丝绸一般,这项禁令早就需同虚设。 宁波缙绅商贾如此富庶,谁的宅邸没有逾制? 很快,刘大夏心满意足的将这户人家的房子给拆去大半,他不能直接抄家下狱,这样只会得罪死宁波士绅,反而不利于他筹措粮饷。 等拆完后,便是当众打了这个家主板子,还罚了两千两银子。这贱招刘大夏在弘治六年,治理黄河张秋堤决口时,就曾经用来敲打地方缙绅。 杨家那边一直在听动静,杨守随得知详情后,脸都被气绿了。 当刘大夏找上门来,要求巡查时,杨守随也只得好茶伺候。 真要让他乱来,杨家可能不会被追究什么罪名,但宅邸被拆是一定的,万一刘大夏让他家去游个街,那更是能让他杨家蒙羞。 偏偏他们又不占理,逾制了就是逾制了,除非推翻大明祖制,否则刘大夏真有权力,狠狠的整治他们。 一盏茶的功夫,刘大夏笑呵呵的被礼送出门。 他如法炮制,继续一家一家的拜访。 宁波缙绅和商贾,皆是哑巴吃黄连,没想到素有清廉之名的刘东山,居然会这般奸诈!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