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和平的代价-《铁十字烈火》
            
            
            
                
    第(3/3)页
    在外交上,俄国被迫要求承认芬兰、哈萨克斯坦的独立。
    国家政治层面,俄国的专制政权被瓦解,转由多党制;废黜沙皇的绝对权力,改君主议会制。这对俄国人来说不算什么,毕竟早就实现了。
    最后,俄国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利益(除西伯利亚)都交由德国进行暂时租借,租借时间约99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针对沙皇俄国所签署的,不承认其余国家和势力。换句话说,如果在这99年时间之内,沙皇政权被颠覆,这张租借法令就会失效,德国将拥有永久主权。
    库斯特把写满字迹的白纸呈在众人面前,率先在上面签下了几行字:
    奥匈中将兼土耳其高加索战区总指挥,卡利尔韦德-库斯特。
    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也上前来,在“库斯特”旁签署了自己的名字:
    德国元帅,兴登堡。德国上将,鲁登道夫。
    德意志帝国。
    一名俄国人颤颤巍巍走向前来,迟迟不可动笔,抽泣几声后,才颤抖地写下一串字。
    不过因为库斯特不懂俄文,也就看不懂他在写啥,只知道他连字都写不稳。
    这张决定了一个世界大国的命运的合约,被人郑重的放在一个盒子里,珍藏起来运往德国。
    在合上盖子前的最后一眼,库斯特看清了合约最下方屹然写着的几个字:
    “将于次日生效。”
    1915年7月2日晚,《莫斯科和约》正式签订。
    第二卷,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