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万死不辞-《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


    第(2/3)页

    不过对于研究电这个事,杨俨却是志在必得。

    “罢了……”

    杨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俯下身继续批改着奏折。

    ……

    国库亏空一事,让杨俨深深的知道了这封建经济制度的缺陷。

    传承了数千年的重农抑商制度,或许在他这里也应该做出点改善了。

    不过老化也是有经验的,以农为本,是一个国家的根基。

    想要更改经济制度,那就必须先在农业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加以改革。

    因着这个观念,杨俨极速下达了对于农业的改革相关措施。

    取消田地税,人头税,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操作。

    再然后便是大兴农桑。

    不过这里的大兴农桑可不是让全天下的人都去种地。

    而是让每片土地高度集约化集中化,农副产品数量也急剧增加。

    不过凭借着现在的工具和农业生产技术,想要极速的增加也不太可能。

    所以杨俨首先要做的便是打破家与家之间的隔阂。

    他抽调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田间地头组建了以10户人家为一间的农友社。

    这农友社的设立,实际上就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在一起,让他们组成一个团队能更好的集中土地。

    所有人在这个集体里所挣到的东西都是分配合理的,同时政府方面也会加入微量的工资。

    杨俨能够确保的就是调动每户农民的积极性,同时扩大他们在一起的合作力量。

    要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的。

    还有其他种种废除了很多关于农业不利的措施,可以说得上是使用了更少的人耕种更多的田地。

    甚至于为了表明自己对这方面的重视,杨俨还专门在朝中开设了一个农桑部。

    这个部门的设立就是为了表明杨俨对这个的重视,堵住一些人的嘴。

    毕竟接下来他就要宣布改革经济,如果有人以农是国家的根基来反驳他,他好像也有一些理由来应对。

    至于其他的,那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

    夜晚。

    杨素的妻子端来了一盘金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