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马上要吃早饭了,师父你干嘛去?” 张邋遢扬了扬手,头也不回,“我睡个回笼觉,早饭就不吃了。” … 吃过早饭, 李青、朱允炆去了曹国公府。 大年初一不串门,但李景隆大限将至,过一天少一天,李青也顾不上所谓的规矩了。 二人到来,李景隆很开心,“我还以为你俩今儿不来了呢。” 李青笑道:“在家没意思,就过来看看。” “今日太阳正好,去外面聊吧。”李景隆撑着床欲起身,李青连忙去扶他。 朱允炆走出房间,没一会儿,推来了木质轮椅。 两人搀着他坐上轮椅,来到院里阳光充足的地方。 李家儿孙很孝顺,这时代,大家大户的儿孙都孝顺,一来从小受儒家教育,二来他们享受着的,是家中老祖带给他们的福荫。 从五十岁的儿子,到两岁半的曾孙,排着队跟李景隆问安。 这种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让李青艳羡不已。 但他不敢奢望。 李景隆从怀里摸出一块精致玉佩,在小曾孙眼前晃了晃,“好不好看?” “真好看。”孩童天真烂漫,全然无视远处娘亲的眼色,奶声奶气的说:“太爷爷要送给我吗?” “宏儿,不可如此。”李家孙媳上前盈盈一礼,想拉走不知礼数的儿子。 晚辈跟长辈要东西,是很无礼的,长辈可以给,但晚辈不能张嘴直接要。 况且,李家枝繁叶茂,子孙众多,其他几房少不得要嚼舌根子。 “哎?无妨。”李景隆摆了摆手,“我送曾孙礼物,谁敢说三道四?” “是,那…孙媳告退。”李家孙媳妇儿偷偷用眼神警告了下儿子,盈盈退去。 李景隆感叹:“人多,事也多啊!” 家大业大,儿孙有多,分财产是个问题,李景隆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他可不想自己死后,儿孙因为家产的事打起来。 “李青,你鬼主意多,帮我拿个主意。”李景隆问道,“你觉得,这家产应该如何分?” “不患寡,而患不均,平分呗。”李青笑道,“这个朝廷有明文规定,无论长庶嫡幼,皆有平分遗产的资格。” 朱允炆插话道:“这项规定现在几乎没人遵守,即便是宣德皇帝那会儿,也都是阳奉阴违,形同虚设。” “是啊。”李景隆叹道:“世俗不认可,我也不好特立独行。” 说着,拍拍曾孙的脑袋,“去一边玩会儿,太爷爷叫你再过来。” “嗯,好。”小家伙儿开心地去了。 李青皱眉道:“关于这个,我后面会旧事重提,必须要严格贯彻下去。” “先别说这个了。”李景隆没好气道,“我又活不到那时候,你就说眼下怎么办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