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压在父皇心中的痛。 这个时候,一下子见到了产量如此惊人的作物,自己父皇情绪出现特别大的波动,再正常不过, 让自己父皇好好的哭一哭吧! 多哭一哭,心里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压在心中的石头,也就没有那么重了。 自己父皇这些年来,一路走过来,实在是太累了。 是真的太累! 别人都看到了他的风光无限,看到了他坐在皇位之上挥斥方遒。 只有熟悉他的身边人,才能够明白,这么多年来父皇一路打拼,走到现在,到底有多不容易! 都经历了多少困难! 父皇真的愿意,每天只睡两个时辰的觉吗? 并非如此! 睡的时间长,父皇一样能睡得着。 只是……大明初定,各种各样的事情,多不胜数。 让父皇根本没有心思去多睡觉。 想着这些事情,听着自己父皇的哭声。 朱标也是忍不住落泪。 许多人都只看到了父皇从一介乞丐,一路走到现在,当了皇帝的传奇。 却忽略了,这巨大身份转变之中,到底充满了多少的艰辛…… 好一阵儿,朱元璋才终于算是逐渐收住了哭声。 抹了一把眼泪鼻涕,将其给擦在了鞋底上。 站起身来,只觉的头有些疼。 有些晕。 这是情绪过于激动,哭的了。 “标儿,红薯呢? 那红薯你有没有带回来?” 朱元璋望着朱标出声询问,情绪依旧激动。 但和之前相比,状态已经好了挺多。 朱标道:“父皇,孩儿带回来了一筐。” 说着就忙跑到武英殿外面,有些吃力的将一筐红薯,给搬了进来。 朱元璋的目光落到了这红薯上后,顿时就移不开了。 朱元璋迅速蹲下身子,从这筐子里面,拿出了沾着一些泥土的红薯来。 仔细的端详,轻轻的抚摸。 好一阵儿都舍不得放下去。 简直像是在看,特别不得了的稀世珍宝。 之前见到了梅殷那里烧制出来的琉璃,那等精美又能卖上大价钱的东西,朱元璋都没有如同现在这般的重视和激动。 这可是粮食! 原来,这就是红薯! 红薯就长这个样! 原来就是这样的果子,能够达到极其夸张的一亩地上万斤! 他双手抱着红薯,良久都舍不得将其给放下。 他太清楚这东西对于自己大明,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了! 有了这东西,自己大明绝对会少饿死许许多多的人。 也能够多上很多的人口。 人多了,力量就大。 在满足这个朱元璋最朴实的愿望的同时,他还知道,红薯这等产量极大的作物,一旦能够大规模的推广下去。 那么在今后,自己大明的江山,绝对要比汉唐都要更加的稳固! 因为有了这种东西,少量的土地,就能养活大量的人。 很多人都能够活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有那么多人起来造反。 就比如他自己,若是不是实在走头无路,要被饿死了。 又怎么可能会拎着刀子造反,并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好东西!当真是好东西! 圆滚滚的,这份量看着就让人高兴!” 朱元璋看了一阵儿红薯之后,忍不住出声夸赞起来。 对于这红薯,是怎么看,怎么觉得顺眼。 嘴里面的夸赞的词,那是一个接连不断的往外冒。 平心而论,这些红薯那外表并不好看。 从土里面刨出来的,很多上面都粘着或多或少的泥土。 有些红薯上面还破了皮儿。 但是在它那极其夸张的产量的作用下,朱元璋此时对这些红薯,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怎么看都觉得它们顺眼。 把再多的赞美词儿,用在它们身上,他都觉得特别的合适。 这红薯,当得起自己这般夸赞! 他是看的爱不释手,又小心翼翼,生怕把这东西给弄坏了。 “标儿,这红薯味道咋样?” 听到自己家父皇,问起这个事儿,朱标立刻就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父皇,这红薯的味道简直没得说! 特别甜! 尤其是这种红心的红薯,蒸煮出来之后,吃起来像是放了糖一样。 让人吃了后还想吃。 这种白心的红薯,特别的面,干面的那种。 但是口感却特别的好,吃起来香甜,像是在吃栗子一样。 也特别的抗饿。 孩儿昨天在二妹夫那里吃了红薯,一晚上都没饿, 今天早上,也是在二妹夫那里吃的红薯,吃了三个半,一路赶回来,到现在也一样不觉得饿……” 梅殷从系统这里所得到的红薯秧苗,那都是特别好的优良品种。 对于这个时代,初次吃红薯的人而言,味道自然特别的好。 红薯也确实是抗饿。 朱元璋听到朱标这么说,顿时就变得更加的高兴了。 望着手里面拿着的红薯,更是像是在看稀世珍宝一样。 好东西 当真是好东西啊! 自己大明,真的是遇到了顶好的东西! 有这么好的东西在,自己大明想要不兴旺发达都难说! “父皇,孩儿只给你描述,还描述的不够清楚。 这些红薯,咱们把它给直接做熟了,父皇尝一尝就知道了!” 说着,朱标就带这一些兴奋的,准备吩咐下去,让人把这红薯给蒸煮了。 却在此时,听到了朱元璋声音响起:“不用了。” 朱标有些愣神:“咋了父皇?” 朱元璋咽了下了一口口水道:“这东西现在数量还太少。 每一个都异常的珍贵。 把这些留种吧! 咱过两年再吃红薯也不迟。 这个时候多留一个种,咱今后就能多推广出一大片的红薯来。 这东西关系到千家万户!” 听到自己父皇这般说,朱标倒是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家父皇心中的想法。 “父皇,二妹夫说了。 只看这东西的样子,就大概能猜得出来,保存不易。 尤其是过冬。 今后需要放在地窖里越过寒冬才行。 这个时候,距离来年开春时间太太长。 很容易变坏,腐烂。 不利于留种。 二妹夫说,栽种的晚红薯留种是最好的。 他那边已经栽种了很多的晚红薯。 留种的事儿,不必担忧。” 听到了朱标这么说,朱元璋才放下心来。 当下也不让朱标去吩咐别人去做。 他自己抱起这一筐的红薯,一路兴冲冲的出了武英殿,来到了坤宁宫。 朱标也跟了过去。 和自己爹娘一起,学着在二妹夫那里时的样子,把一部分红薯做了红薯稀饭。 另外一部分蒸了,又拿出一些烤了。 过了一阵儿后,便有红薯的芳香在这里弥漫…… 朱元璋端起碗用,筷子夹起来一块稀饭里面的红薯块,送到口中咬了一下。 顿时眼睛就亮了,同时双目也有些泛红。 这……这红薯,竟然是真的如此好吃! 这味道,真的是绝了! 标儿说的没错,这种红心的红薯,简直和放了蜜一样,吃起来很甜! 随后,朱元璋和马皇后也都又吃了蒸红薯,和烤红薯。 对红薯的这两种吃法,更是赞不绝口。 红薯有着超高的产量,又有着这种特别好的口感。 那可当真是一件神兵利器! 是大明的福泽! 如此过了一阵儿,把红薯皮都给吃了的朱元璋,猛的一下蹿了起来! 他这突然之间的反应,倒是将朱标,还有边上的马皇后二人,都给吓了一跳。 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 怎么突然之间,一惊一乍的? 却听的朱元璋的声音响了起来道:“咱这会儿就去双水村那边,去看看红薯,去看看咱的好女婿梅殷!” 朱元璋情绪激动的出声说道。 这一次红薯的巨大产量,还有着特别好的口感,给他带来了足够大的惊喜。 让朱元璋这个时候,再提起梅殷之时,竟是当着马皇后,还有太子朱标的面,称呼起来梅殷为好女婿。 这可当真是少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