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谋反而称帝-《皇帝卸磨杀驴,我立马扯反旗》


    第(2/3)页

    大梁太子的密信送到了凌宁手中,凌宁看过后,冷笑道:“梁皇准备南逃了,并且让太子率领四万护城大营守京都。”

    护城大营共有六万人,梁皇给太子留了四万,不是他有多疼爱太子,而是因为他想让太子坚守的时间长一些。

    韩信也被梁皇的骚操作惊到了,啼笑皆非:“梁皇还真是…还真是狗啊。”

    凌宁道:“梁皇的确狗,为了自己能逃走,把太子做了弃子。不过这一次,倒是让太子走了狗屎运,赚了莫大的名气。太子若是真的坚守京都,并且战死,那历史上,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人称道。反观梁皇,则会被后人咒骂。”

    “太子死社稷,皇帝往南逃…青史会写得清清楚楚的。”韩信赞同道。

    而大梁太子又是有种的人吗?

    当然不是。

    要不是被凌宁策反,已经听从于凌宁,他敢守京都吗?恐怕跑的比谁都快。

    所以凌宁说他走了狗屎运。

    不过,凌宁有他的计划,是肯定不会让太子战死的,会让他好好活着。

    因为这关乎凌宁的未来!

    扪心自问,将来史书会怎么记载凌宁称帝这件事?

    谋反称帝!

    简短且直白的四个字。

    史书会把凌宁称帝的本质写出来,就是谋反称帝,别说什么奉天而战,千年后的人根本不会相信那些说辞。

    而谋反称帝,自然要被后人戳脊梁骨。

    就比如李世民,开创了贞观盛世,但他弑兄夺位的骂名,一直都在。还有朱棣,永乐大帝啊,依然难逃杀侄夺位的骂名。

    凌宁虽然不在乎后人怎么骂他,但是凌宁和李世民、朱棣还不同,那就是他还有得操作,可以把谋反称帝的骂名去掉。既然能做,为何要背负骂名呢。

    而这个关键,就是大梁太子。

    这时候,

    韩信请命:“主公,属下请令,立即率领四万骑兵杀往京都,不能让梁皇逃了。”

    凌宁道:“梁皇想逃,那就让他逃。你觉得,他能往哪里逃?”

    韩信一愣,随即脑海中浮现大梁京都南部的疆域图。

    大梁南部疆域图

    从地图来看,大梁京都位置偏西,距离大赵国比较近。

    虽说西面和西北有山脉、沙漠和盆地的天然屏障,但是距离大赵国仅有数百里的距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