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原塞旁。 凌宁的大军正和大陈国的大军厮杀。 战况如火如荼,而在激烈的交锋中,形势也慢慢发生改变,凌宁一方逐渐占据了优势。 不管是战士的身体素质,还是装备,凌宁大军都占优势。 敌方大将军拓跋山也察觉到了这一点,正面交锋,自己一方不是对手,这才是真正的打脸,说明自己一方不行啊。 但眼下,他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一仗必须硬着头皮打下去。 而就在这时, 白起突然下令,调整了阵型。 只见鹤翼阵的大军拉长了阵型,化为一字长蛇阵,开始了更凶残的绞杀。 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此阵共有三种变化,如果敌军攻击蛇头,那蛇尾立即出动,将敌军卷杀。 如果敌军攻击蛇尾,那蛇头出击,将敌军咬杀。 如果敌军攻击蛇身,那蛇身横撞,首尾配合,绞杀。 拓跋山立即看出了白起的意图。 “敌军统帅好大的胃口,竟然想吞下我军!痴人做梦!”拓跋山大骂。 他也不是无能之辈,征战沙场多年,钻研兵法多年,知道一字长蛇阵的厉害,自然也知道一字长蛇阵的破解办法。 一字长蛇阵要想威力强大,关键就看两翼的骑兵。 白起以轻骑配合铁浮屠负责两翼,可以将一字长蛇阵的威力发挥到极致,所以想要破除一字长蛇阵,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制两翼的机动性。 只要让首尾不能相顾,便无后顾之忧。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九字方言: 揪其首,夹其尾,斩其腰! 拓跋山立即下令:“立即传令,让前军的步兵方阵进攻对手的两翼,限制其机动灵活。让左军、右军收缩阵型,以箭簇阵迎敌,让骑兵上前,攻击敌军长蛇阵的腹部!” 他也够果断,直接改变大军方阵,开始应对白起的变化。 很快, 双方大军开始了看起来缓慢,实则有条不紊的变化。 白起知道一字长蛇阵的威力,自然也知道一字长蛇阵的弊端。 但他依然选择一字长蛇阵,不是他认为一字长蛇阵能取胜,而是设下的一个诱饵,一个让拓跋山上钩的诱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