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嬴政是执棋人,自然不会轻易下场。 所以,那个“帅”,显然便是自己了。 王翦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之色。 他本以为,自己在灭掉五国之后,此生都不会再有领兵的机会。 因为他的战功实在是已经大到封无可封的地步了。 这些年,王翦也有意隐退,在军中韬光养晦,将一切的荣光都交给了大秦中生代将星第一人——蒙恬。 王翦所求,不过是能够寿终正寝,不走武安君的老路。 但是现在,王翦意识到,嬴政毕竟是嬴政。 他有先王没有的胸襟和魄力。 君以国士待我,我自然以国土报之。 “陛下,陈抟作为武神,定然不会被我们裹挟。”王翦沉声道:“不过武神也并非无所不能,楚汉之争是陛下早就布好的棋局,如今既然陛下没有兴趣玩下去了,老臣愿替陛下收官,为大秦再占一州。” 嬴政嘴角勾起隐晦的笑容,爽快道:“当年楚国便是老将军所灭,楚国当时的大将军,正是项羽的叔父项燕。项羽匹夫之勇,不足为惧。老将军若是愿再披挂上阵,寡人自然愿意成人之美。” 嬴政答应的如此爽快,王翦心中倒是有些不安。 想了想,王翦又道:“陛下,老臣毕竟年事已高,不如由蒙恬将军任副帅辅佐老臣。” 嬴政嘴角的笑容这一次直接蔓延到了眼底深处。 王翦果然还是从前的那个王翦,他用起来丝毫不用担心。 嬴政大手一挥,用不容置疑的语气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依寡人看,不若便由王贲任副帅。当年楚国便是你们父子合力所灭,如今不过是些许楚国余孽,还是交给你们父子便是。” 王翦当即跪倒谢恩:“陛下天恩,老臣唯有肝脑涂地,报效大秦。” 嬴政素日话并不多,王翦了解嬴政的性子,在明了自己的任务之后,便起身告退。 等王翦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嬴政淡淡开口:“你怎么看王翦?” 赵高知道,嬴政这是在问自己。 内心斟酌片刻,赵高如实回道:“老将军对陛下忠心耿耿。” 嬴政淡笑一声:“刚才那一幕,你有没有想起什么?” 赵高跟随嬴政的时间不短,很快便反应了过来,陪笑道:“陛下可是指当年老将军率六十万大军伐楚,临行之前向陛下索要金银财宝之事?” 如果换个人,定然不会有赵高这么敏捷的思维。 能够在嬴政身边立足,赵高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的。 嬴政赞许的看了一眼赵高。 赵高所言,是他还没有正式称帝之前。 那时大秦已经锋芒毕露,实力冠绝中州。 嬴政雄心壮志,想要灭掉秦国最强的敌人——楚国。 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不过二十万人”便可打败楚国,嬴政大喜,认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 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 结果,在当时楚国大将军、霸王叔父项燕的率领下,李信和蒙恬的二十万大军遭到了一场惨败。 那是秦国一统中州过程中少有的败仗之一。 也正是从那时起,嬴政变得更加成熟。 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并不是从来不会犯错。 他真正厉害的是知错就改,丝毫不因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改变这种行事风格。 大秦伐楚失败后,嬴政亲自前往王翦的故乡,见到王翦后直接道歉,并且将虎符赠与王翦,请他出山伐楚。 王翦要求必须有六十万大军才能动身,嬴政当即应允。 王翦这才答应重新出山,而在出征之前的誓师大会上,王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在六十万大军之前,向嬴政索要金银财宝。 当时满朝呵斥王翦目无君上,嬴政却放声大笑,对王翦的要求一概应允。 而后王翦出征,率领六十万大军在外一年没有主动攻击楚君,秦国朝野上下都上书嬴政,言王翦拥兵自重,嬴政却将这些奏折全部押下,始终没有下旨斥责王翦,对王翦表示了绝对的信任。 王翦也没有辜负嬴政的信任,在一年之后,楚国放松警惕之时,王翦突然发动攻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王翦大胜归来,嬴政将先前允诺赏赐一一应允。 当年赵高曾经大着胆子问嬴政为何对王翦如此放心?嬴政的回答是:王翦之所以会在出征前向朕索要高官厚禄,正是表明他没有造反的心思。他只说自己对金钱感兴趣,甚至都没有索要官职。准备造反的人,又岂会做出这种事情? 当时赵高便对王翦佩服的五体投地。 现在听到嬴政提起这件事,在赵高心中,王翦的地位就更高了。 一个人能保持谦恭很难得,而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还能保持谦恭,那就不是难得可以形容的了。 这叫智慧。 无疑,王翦就是这种拥有大智慧的人。 他推荐蒙恬做副帅,就是为了告诉嬴政,他已经准备好退位让贤,绝对不会影响蒙恬上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