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新青年》杂志第三期,破千万的销量传出之后,业界一片哗然不说,很快就起了连锁反应。 很多事情都是能够联系起来的,而一旦产生了这种连锁反应,后果就会很糟糕。 司马光现在就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本来,虽然高大全在上座率上战胜了赵墨白,可是在司马光看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是战胜了一个无名小卒罢了。 但是后来九州名人对《儒林外史》的追捧,让司马光有了警惕。 可是这个时候,他已经无能为力了,因为这些发声的人,他一个都威胁不了。 等到《新青年》杂志销量出来之后,司马光就心凉了一片。 《儒林外史》讲了什么,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 而一旦世人接受了《儒林外史》这种认知,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他也很清楚。 《新青年》杂志第三期刊发之后的第二天,司马光在政事堂处理公务。 整个政事堂,气氛都极其压抑,因为再过十天,就是科举的日子了,可是直到目前为止,报考的人数比起往年至少少了一半。 本来,开考前的十天时间,是报名的高峰期,可是这两天报名数一天比一天低,丝毫没有走高的意思。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的话,今年这一届的科举绝对能够成为报考人数最少的一届。 这对于当主考官的司马光来说,就很尴尬了。 政事堂的其他官员,都很注意让自己尽量不去碰司马相公的霉头。 虽然司马相公的涵养很高,可是这两天司马相公已经发火不止一次了。 显然,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忌惮司马光的。 有一个人,今天就特意来揭了下司马相公的伤疤。 蔡京晃悠悠的来到政事堂,看到司马光已经在处理政务了,不由得称赞了一句:“司马相公果然勤政,不愧是官家依仗的贤相。” 司马光看了一眼蔡京,心中极为厌恶。 当年蔡京在他面前,从来不敢放肆。 现如今却猖狂至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