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熹脸色变得僵硬起来了。 秦桧低下了头,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至于其他的太学生,同样是议论纷纷。 除了秦桧,很少有人能够想到,高大全居然说话这么不客气。 而且直接就指出秦桧是二程派出来找麻烦的。 文坛的规矩,看破不说破,事后还能做朋友。 可是高大全显然不顾忌这个规矩,直接往死里撕。 这个时候,还有很多看高大全不顺眼的太学生已经开始打退堂鼓了。 高大全这睚眦必报的性子,实在不适合招惹啊。 朱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进退两难。 不过朱熹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二程根深蒂固,他自己也是二程的正宗嫡传,万没有在此刻退缩的理由。 所以朱熹只是强笑一声,“高博士很幽默,学生只是想请教一下有关四书的问题。” 四书,乃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启蒙的重要典籍,也是儒家内部的圣经。 朱熹想要向高大全请教有关四书的问题,并不出人意料。 不过高大全却凝神以待。 只有高大全知道,朱熹在四书上下了多少功夫。 地球古代的天朝,朱熹专门为四书做了注释,名为《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是后世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虽然后人公认,《四书章句集注》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 朱熹的才情,也可见一斑。 能够誉满天下亦或者谤满天下的,或许是大奸大恶之人,却绝不可能是庸人。 朱熹就是一个争议极大的人物,他的最终成就,还要在二程之上。 对于朱熹,高大全丝毫不敢怠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