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论及思想新潮,程颢自认不及,但是论及文化底蕴,程颢不认为高大全能够有多扎实。 毕竟高大全年纪在这儿摆着,不可能博览群书的。 所以,今天他们给高大全安排的挑衅,也是从最基础的知识着手。 越基础的地方,才越容易犯错。 而这种错误,最容易贻笑大方。 程颢轻咳一声,李侗会意,扭头给后排的人使了个眼色。 秦桧很淡定,装作没有看到李侗的眼神。 高大全一篇《师说》,让他看到了另外的出路。 他有一种直觉,现在不适合挑衅高大全。 因为一直视高大全为敌人,所以对高大全的研究,秦桧也比其他人多的多。 他认为高大全今天既然敢来,一定做好了准备。 太学门前小小的交锋,程颢他们一败涂地,一篇《师说》,也给了秦桧一个不小的震撼。 这种情况下,秦桧不想自己冲锋上阵去当炮灰。 他还是习惯躲在幕后,像一条毒蛇一样始终注视着高大全,等待一击致命的时机。 这个抱程颢大腿的机会,留给别人就好了。 秦桧知道,自己不出面,肯定也会有人出面的。 果不其然,坐在秦桧身旁的朱熹坐不住了。 他是李侗的学生,二程门下正宗嫡传,和二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二程门下的嫡传很多,他在其中虽然也算是出色,却并没有冠绝群雄。 在朱熹看来,现在正是纳投名状的时候。 太学生是江南文坛最出色的一批年轻人,和这些人竞争,朱熹压力极大,必须要另辟蹊径。 按照先前李侗布置好的,朱熹直接起身,第一个站出来找高大全的麻烦。 “高博士,你好,学生朱熹,有问题向高博士请教。”朱熹做足了礼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