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万众瞩目。 刘太后以为自己习惯了这种感觉,但是在摄像头面前,太后才知道自己其实并不适应这种被这么多人观看的感觉。 以往她垂帘听政,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她也是躲在幕后。 走到台前,她缺乏这个经验。 可是柔福帝姬将这个难题抛给了她,她又不能视而不见。 向来习惯了当家做主的她从来没有把决断交给别人的时候。 这确实是个难题,而且很有可能事后让很多人反感。 太后做好了这个准备,却还是将高大全这个始作俑者恨到了心里。 如果不是他,她本来不用这么为难的。 “嬛嬛,你先起来,你是金枝玉叶,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太后开口。 观看节目的观众或许没有感觉,但是在现场的人,神情都变得微妙起来。 在场的人,不缺乏聪明人。 而像太后这样的人,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进行解读。 太后刚才这话,似乎是在教训柔福帝姬,可是真正的意思,无疑是在说自己感觉丢脸。 谁让她丢脸的? 从表面上看,当然是陈世美。 可是往深里看,如果不是高大全把这个事捅出来,太后会丢脸吗? 很多人回过味来,刚才想要对陈世美落井下石的人又重新正襟危坐起来,对高大全也决定先远观一下。 得罪了太后,在江南州可不是闹着玩的。 高大全状若不觉,可是包拯和太后离得不远,这个时候,他就有些如坐针毡了。 在刚才这出大戏里,他扮演的角色可是最重的,自然承担的压力也是最大的。 更让包拯坐立难安的是,太后居然主动转过身来问包拯:“包卿,你看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饶是包拯事前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可是这个时候直面太后威严的他依然迟疑了。 围观群众窃窃私语。 如果这件事情是真的,把陈世美自然罪该万死。 包拯名声在外,号称刚正不阿,现在在迟疑什么? 这个时候,弹幕里有大神解惑了。 “你们不懂,包大人曾经受过太后的提拔之恩。” 看到这条弹幕,很多人恍然大悟。 在太后还政于陛下之前,朝中大小事物,可都是由太后一手掌管的。 包拯这个级别的重臣,又不是像高俅那样走的后门,不可能与太后没有丝毫关系。 而在官场,忘恩负义是一个很严重的标签,一旦被打上这样的标签,想要再升迁就难了。 “这就是官场啊。” “官官相护。” “世界太黑暗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