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不久后,拿着杂志的王中雷来到了大哥的办公室。 “未来影帝……”大王瞧了眼封面,随后轻轻一笑。 “他还差的远呢。” 王中軍将脚翘到了桌子上。 “是不是影帝,可不光是演技好就能决定的。” “还得有好作品让你演。” “还得和组委会有关系。” “还得你的作品让参加评选。” “这里边的每一步,都能卡死无数人。” 大王这话说的,对也不对。 其实主要得看奖项,有些奖的确看关系,但有些国家专业奖项可不是个人能操纵的。 不过嘛,王家兄弟向来比较狂,在他们的认知中,手腕比能力重要。 “那是,别看这小子风头正经,但若真要出点什么事的话,分分钟就会消失无踪。”小王也点头应道。 “不过,他去了一趟戛纳,等于又镀了一层金。” “而且他虽然没有得奖,但他拍的戏得奖了,更上一层楼。” 大王也认可了老弟的说法。 “现在公司管理层的情况怎么样?”小王又问道。 “大概稳住了……王金花这个女人!”大王愤愤的说道。 “那公司的艺人呢,你都聊过了吗?” “都谈了一轮。”小王答道。 他们哥俩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当然主要还是老哥说了算。 “大致还算稳定。” “不过你也知道,这帮人都是墙头草。” “还是需要许诺一些作品和演出机会,还有商务来真正稳住。” “嗯。”大王取下眼镜,揉了揉眉心:“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要重新提振投资市场对桦宜的信心。” “所以嘛。”王中雷用眼神指了指那本自己带来的杂志。 “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位够风光的艺人愿意大张旗鼓的加入桦宜。” “那就能让舆论风评转变,以此来安抚投资人,以及公司的其他艺人。” 我们还行! 连他都愿意在这种时间来桦宜,说明我们公司依旧非常有实力! 这就是大小王想要的效果。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你只说对了一半。”大王坐直身体。 “不光是人,还得有作品。” “又有名人,又有名作,双管旗下,才能让我们顺利度过这场危机。” “小刚的新片已经定稿了,剧本马上就会送审。” “哦!”大王听罢,提起了精神。 冯晓刚可是桦宜的支柱,他有新片要出,那作品的事就稳了。 “而且我特意和小刚商量了,现在我们不能再搞《大腕》,《没完没了》这种长小品式的电影。” “得搞大作!” “你说的没错!”大王同意老弟的观点。 “程凯歌拍的那部《无极》就是大场面大明星的超级大作。” “自打老谋子拍完《英雄》后,市场就已经发生变化了。” “我们也得跟上!” “是的。”小王见老哥认可自己,便继续说着:“程凯歌这次搞的声势浩大。” “明显是想超过老谋子这个曾经给他扛机器的小弟。” “所以这次《无极》的投资金额甚至比《英雄》的票房都高。” “程凯歌的目标,应该是奔着打破华夏电影票房记录去的。” 老谋子曾在《黄土地》是担任摄影师,那片子是陈诗人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老谋子在拍摄过程中,曾经给陈大导提过不少意见,尤其是影像视觉方面的。 而陈大导的回复是:“你有本事就自己拍一部去。” 压根就没搭理老谋子。 然后……他就发现,给自己扛机器的老哥成了一线大导。 然后,老谋子拍摄《红高粱》的时候,男主角姜纹又天天拉着他说这说那,各种想法满天飞,给老谋子都弄烦了。 于是,老谋子对姜纹说:“你这么有想法,要不自己去拍一部吧。” 然后过几年,老谋子就发现,那位大嗓门的男主角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怪才”导演。 反正他们就一个串一个,刺激出了好几个大导来。 “好,小刚本来也想转型,刚好我们也需要一部大片来提振士气。”大王最近也是被逼急眼了,脾气大着呢。 “新片叫什么名字,要多少投资。” “叫《夜宴》,主要以《哈姆雷特》和《雷雨》为故事蓝本,有名著作保底,改编更安全些。” “成本的话,要两千万……” “这么少?”大王疑惑道。 “美金。”王中雷缓缓开口道。 王中軍听完,沉默了许久。 “公司如果拿出那么多钱,风险也太高了,而且最近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会影响其他投资和笼络人心的。” “是,所以我打算找公司一起合作。”小王回到。 随后他又笑了起来。 “刚才我还想,这样反而巧了。” “怎么巧了?”大王疑惑的看向他。 “现在作品有了,我们还需要一位重量级人物的加盟。” “中年知名演员,不是早就有公司,就是在花姐那边。” “年轻一辈中,快要到期或者没公司的也只有少数几人。” “本来聂元挺好,但是签了慈文。” “黄小明也不错,但说实话,和张远比的话,差了不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