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们俩,都有师傅吗?” 侯三爷口中稳稳吐出这八个大字。 郭德罡双膝一软,差点没当场跪下。 他可是人精,能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况且为啥张远要找侯三爷来,而不是其他相声界的大辈呀? 出了身份地位够之外,侯悦文这人还有一个特点,荤素不忌! 这位不光好吃好玩,还好交朋友,同时,也好收徒弟。 侯三爷这辈子收了不下15位徒弟,而作为搭档的石富宽只有4位高徒。 往后的郭老师徒弟浩如烟海,谦哥收徒则非常谨慎,这事都随根。 当然侯三爷这性格也是随他们家老爷子,侯宝林大师不还有个“流落在外”的小儿子谢东嘛。 就是唱《笑脸》的那位,曾在90年代红极一时。 侯三爷是经常收徒的,包括在湘南地区颇为红火的奇志大兵组合中的奇志也是他徒弟,可以说桃李满天下,门生遍全国,突出一个人多力量大。 而郭老师之所以会那么激动,就是因为他在没师傅这事上吃过太多亏! 且不说在津门时的与单位领导和老师杨志刚的恩怨。 到后来,郭老师还曾在相声行里大名鼎鼎的常家,也就是“看人真准”的常远出身的那個常家。 他曾在常家老九,外号常九的常宝丰门下听过活,但从未拜师。 可出来闯荡总得有个名头,否则太容易受欺负。 郭老师便像张远顶着袁阔成的名头一般,四处说自己是常宝丰的弟子。 只不过张远做的漂亮,袁老爷子听着难受的慌,但为了刘诗施便忍了。 可常九爷知道这事后,直接当众拆了郭德罡的台。 之后因为这事,他不光被同行耻笑,也更不会有人愿意收他当徒弟了。 如今有地位不下于常家的侯门正宗愿意收徒,他怎能不激动! 以后咱也是有师傅的人啦! 【收到来自郭德罡的感谢,相声基础 2,相声技巧3!】 张远早料到了这一切,也远没有郭德罡那般激动,只是在旁淡淡的笑着说道。 “侯爷,这等大事,应当我俩先摆上一桌,请您吃顿饭,再详细聊聊。” 曲艺行收徒可是有固定程序的,叫摆知。 那可不是往地上一跪,磕仨头就算得了,得一步步走。 “好。”侯悦文颇为欣赏的看了眼张远。 还是这小子沉的住气,说话办事有分寸。 这时再看,便觉得张远长得也精神,更合心意了。 就连家里那点糟烂事都被暂时抛到了一旁,不再挂怀。 “张远说的对,改天挑个良辰吉日,我俩请您好好吃一顿,好好聊一回!”郭老师这会儿才缓过神来,赶忙也说道。 “哎呀,我着相了!” 郭德罡心里一虚,觉得自己的表现还不如张远……哎,也许以后得改口叫师弟了。 他想了想,这不亲上加亲嘛! 本就是合作人,现在若多了师兄弟这层关系在,就更放心了。 “侯三爷,我送送您吧。” 又聊了会儿,侯悦文打算回家,张远便出门去送,郭于二人没法送,还在台上表演呢。 来到门外,刚想上场,侯悦文看着门口用大红纸写着的节目单,愣了愣神。 “你之前说,你和袁先生学评书来者?”侯三爷疑惑的问道。 “是。” “这节目单上的评书《三国》……是袁老亲自来说的?” “正是。” 侯悦文愣了愣,又抬头看向张远。 “这小子可以啊!” “能把袁先生请来,说明关系够近的。” 侯三爷转身返回:“我可好多年没见过袁先生,也没听过他的现场了。” 张远秒懂,赶忙再次迎接道:“那您去后台再坐会儿,他老人家要下一场才来呢。” “不去后台了。”侯三爷轻笑道:“我直接去观众席看得了。” 广德楼内。 台上,郭于二人正在说一段传统节目《洪洋洞》。 这节目算是相声中的柳活,也就是有大量唱段的活。 三场节目,分别是《羊上树》,《地理图》,《洪洋洞》。 从普通节目,到贯口活,再到柳活,这节目单显然是精心安排过得,就为了给观众更多不一样的节目体验。 虽然最近有袁阔成先生坐镇,其他团体的人安分了不少,也没天天打小报告的了。 但贼心不死,依旧每天都有来“盯梢”的。 其实这帮人还挺良心,天天买票来看,算得上德远社最忠实的“观众”了。 哪天德远社出月票,好赖得送他们几张。 今天也是,台下坐着好几位嗑瓜子喝茶的,眼睛里都冒着精光,来回打量,就跟打算偷灯油的耗子似得。 之前看到张远上台上,这几位立马兴奋了起来。 “他不是演员嘛?” “他上台说相声。” “赶紧挺好了,若是说出问题来,可是个大雷。” 可惜的是,张远说的虽然不及郭于二人,但真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莫说问题,连个吃字错字都没有,楞让这些位空欢喜了一场。 “我咋感觉他的贯口活比我俩说的还好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