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产地不同,天差地别-《神瞳宝鉴》


    第(2/3)页

    翡翠真假更容易辨认,质量好坏区别明显。

    鉴定的手法也五花八门。

    常用的酸洗、注胶,会导致翡翠内里的结构变化,耐心一点寻常爱好者也能发现。

    然而和田玉不同。

    每个产地的玉料质地虽有差别,但是“和田玉”鉴定的标准低。

    多的是企业和个人打着“和田玉”的名号,搞点金子装点一下大卖特卖。

    实际真实价值可能不到一千块。

    就拿韩料来说,大多都有杂质,浅绿黄料多,质地松散,硬度偏低。

    龙国的边疆料是传统产地,品种多样化,丰富且质感好。

    细腻油润,手感极佳。

    但产量极小,根本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以至于才会出现后来的斯拉夫料,高国料等,用来为“和田玉”扩产。

    而斯拉夫料,碧玉尤其出色,山料次之,籽料最差。

    “真正的和田玉,实际上只有龙国的边疆料和青海料而已,其他的都不符合标准。斯拉夫料若是尚且能入眼的话,高国料根本不值钱。买回来放着没有意义,就是一堆有颜色的石头,不如买翡翠。”

    “翡翠好分辨,每一档的品质相差明显,价值也都有定位。”

    “想糊弄人不容易……”

    赵亮慢悠悠的说着,周围的路人被他的声音吸引,不由自主的看向各色摊位。

    要不,别买和田玉,买翡翠去?

    起码坑货少,容易分辨!

    哪像和田玉,个个都说自己是正宗的“和田玉”,搞不好全是高国料!

    有了这个想法,那些和田玉摊子前的客人像是约好了一样,唰的一下散了个干净。

    王梦嫣在万江处理和盛事务,比赵亮还忙,一直没能抽出时间逛交易市场。

    听完大环境,她心中有数。

    “哎,小伙子你怎么说话的?咱们的和田玉咋就不行了?看到没有,我这儿是稀有的墨玉!其他地方还看不到叻!”

    有摊贩不服气,捞起一块手掌宽,三指厚的黑玉怼到赵亮面前。

    他刚刚好不容易都要哄的人买了,结果客人一听赵亮的话,直接扭头就走,他喊都喊不住!

    坏人生意,天打雷劈啊!

    在摊主的眼里,赵亮二十出头的样子顶多是哪个世家的公子哥儿呗,还能真懂和田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