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很快,欧洲杯颁奖典礼开始。 首先颁发了球员个人奖项。 最佳新人奖被鲁尼斩获。 鲁小胖在处理了伤势后就回到了球队,继续陪伴。 因为他的经纪人告诉他,无论球队走到哪一步,他都有可能获奖,最好还是来刷一波存在感。 经纪人果然没说错。 当然,如果英格兰没有夺冠,那这个奖可能就是捷克队的巴罗什了。 巴罗什斩获赛事金靴,五颗进球,独占鳌头。 皇马、巴萨等球队都对在欧洲杯发挥神勇的他产生了兴趣。 事实上巴罗什就应该立刻离开利物浦,他在安菲尔德球场一直没有获得多少机会,然而巴罗什却选择了留队。 最终依旧没能在利物浦获得首发位置。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舔狗是没有前途的。 再好的白月光,如果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她依旧不中意你,不要强求,赶紧“换叫”。 鲁尼、陆凯、范尼三人打入四球,同为银靴。 希腊队的查理斯特亚斯、丹麦的托马森、法国的齐达内三球荣膺铜靴。 而2004欧洲杯赛事最佳球员,毫无疑问是打满七场,取得了四球两助数据的陆凯。 欧足联朱熹约翰松在颁奖致辞中直言:“接下来这句话,全世界都会为之震惊,因为当我看到的时候也认为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但仔细一想,这确实现实最好的写照。” “他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之一,让我们有请欧洲杯最佳球员闪亮登场,跟我一起喊出他的名字……Luuuuu!” 现场掌声雷动。 陆凯! 一个走在舆论前面的男人。 当人们还在讨论他是否有天赋时,他已经击败了最有天赋的球员们。 当人们刚刚认可他的天赋时,他已经进入了年度最强球员的角逐! 随后,希腊队上台领取亚军奖牌。 英格兰队纷纷鼓掌。 这届欧洲杯有两个神话。 希腊神话和英格绿神话。 他们都创造了奇迹。 最终,英格兰队上台领奖。 陆凯走在最后,接过德劳内杯,走到了球员中间。 他把奖杯递给贝克汉姆。 但小贝却笑着摇头道:“如果我抢了你的捧杯时刻,《我在阿森绿的恋爱日记》全体追剧粉都会骂我的。” “你在里面的捧杯剪辑是我孩子们最爱看的。” 小贝情商很高。 金风未动蝉先觉,去年的联合会杯,星光暗淡的英格兰夺冠。 人们以为只是一次意外,毕竟对手也都不强。 但今年的欧洲杯,明面上说什么史上最弱,可实际上该参战的强队都参战了,哪里有什么最弱? 无非是杀到最后的球队不是大家预期的那几支而已。 今年的希腊,就是比其他队强。 今年的英格兰,就是欧洲之王。 尤其是后面三场比赛,球队缺兵少将;但老将越少,踢的越好。 小贝这场比赛最亮眼的表现就是手抛球扔的不错。 这如何不让二十九岁的贝克汉姆胆寒? 英格兰全面“陆化”已然势不可挡。 逆势而为,再万人迷也会众叛亲离。 顺势而为,方能长久。 陆凯捧起的不是奖杯,捧起的是贝克汉姆“禅让”给他的球队权柄! 陆凯接过奖杯,看着贝克汉姆道:“谢谢你了,队长,你是我们永远的队长!” 贝克汉姆松了一口气,心情愉悦。 这就是找对接班人的重要性。 “老人”行不行,全看掌权的年轻人记不记你的人情。 陆凯的话,毫无疑问是在承诺他不会对小贝的队长袖标动手。 这样一来,只要小贝还在国家队,他明面上就永远是英格兰的队长。 不会遭遇队长袖标被剥夺的尴尬事件。 更衣室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将得以保留。 不要小看队长袖标被剥夺后给球员带来的羞辱感,越是老将越是难以接受“你已经老了”“你已经不行了”这句话。 即便他们主动让出队长袖标,心里都不会好受。 陆凯有主教练的强权支撑,没有队长袖标在队内的地位也很稳固,和很多需要队长袖标来保证地位的接班人不同。 最终,英格兰全队高呼: “我们是冠军!” 陆凯举起奖杯。 金花漫天,礼炮齐鸣。 现场一片欢腾! …… 《懂球帝-四川版》:“七比一,破纪录!欧洲杯新王英格陆!醉心组织和防守,一不注意四球两助!” 《天空体育》:“英格兰问鼎欧洲杯终封王,陆凯俱乐部国家队全登顶,王中之王!” 《BBC》:“达特福德七人首发不是足球腐败,这是移植夺冠基因,让对手全都狗带!” 《米兰体育报》:“绿枪七子六冠王,陆凯个人荣誉迎巅峰!” 《法国足球》:“为避免不必要的争议,金球奖官方提前宣布陆凯会进入今年的候选大名单!” 《马卡报》:“世界足球先生去年因为陆凯未入候选被批评,欧洲杯夺冠后其高层暗示陆凯已经进入评选名单!” 《泰晤士报》:“英格兰欧洲杯夺冠后一千八百万欧奖金怎么分?” 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流量就在哪里。 欧洲杯、世界杯这些都是有巨额奖励的。 英足总很快就公布了初步的分配机制,他们愿意拿出百分之五十交给球队去分。 另外单独抽出百分之十给教练组。 史丹利和其他教练均分百分之五,阿尔弗雷德独占百分之五。 阿尔弗雷德将自己所得的一半转到了陆凯的某个账户中,永不独吞。 甚至他在外面的代言,他都要给陆凯打一半。 无他……心怀感恩而已。 就这秉性,他和陆凯永远也不会闹不合。 那些共患难的组合后期分崩离析,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钱闹的。什么地位、感受、他变了之类的,都是表象。 球队的百分之五十这个比例其实是非常高的。 大部分国家队夺冠后往往只能得到百分之三十的分配额度。 至于超过百分之五十……那肯定是不能的。 毕竟你球队才多少人? 但人家英足总有多少人? 等着这些米下锅呢。 队内分配方面,英足总的意见是按功劳分配。 这么算下来,陆凯拿到的奖金将是全队断层第一,超过一百万欧! 其余二十四人则分配剩下的不到八百万欧。 但陆凯否决了这个方案。 陆凯:“我始终认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我们一起赢得了冠军,我们的职能有差别,贡献有大小,但我们本质上都是这份荣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我建议均分奖金。” “当然,只是建议,我绝对不强迫任何人。如果最后的决定依旧是按功劳分配,那么我将把我所得的全部奖金分配给收益较少的队友们。” 一百万欧,基本是顶级球星一个季度的收益,真的不少。 但陆凯不只是球员。 他还是俱乐部老板。 这笔钱在他看来就很少了。 拿了这点钱,被队友们腹诽、被媒体批评、引发球迷争议,何必呢? 而分出来,能够进一步巩固他在英格兰队的地位。 单单冲着“友好的队友关系”这个钱花的就值得。 对于没钱的人来说,自己能多挣点的话,环境恶劣点是无所谓的。 但对于有钱人来说,能花点小钱让环境友善些、从而维持身心愉悦,很值的。 何况陆凯的善举传出去后,对他个人、对绿枪的球队文化等等,都有无形的拔高和宣传作用。 就当广告费了呗。 陆凯都愿意均分了,其他人自然不可能说什么。 毕竟那些大球星、主力球员都有伤缺、停赛,真按劳分配下来,他们拿的也多不来多少。 于是二十五人均分九百万欧。 平均每人三十六万欧。 一场比赛都没踢的球员那是血赚。 阿兰·史密斯和柯蒂斯·戴维斯更是只来了三天就狂赚了自己近乎一年的薪资(后者),简直狂喜。 这事一经传出,全欧点赞,直呼陆凯高风亮节。 各种夸奖扑面而来。 这种一面倒的夸奖让某些媒体和球迷很不自在。 《世界体育报》:“欧洲杯七场四球的陆凯固然优秀,但美洲杯冠军阿德里亚诺七场七球更加无敌!” 《每日体育报》:“陆凯欧洲杯冠军、最佳球员、银靴,阿德里亚诺美洲杯冠军、最佳球员、金靴!高下已分!” 讲真的,这一波操作搞得阿德里亚诺所在球队国际米兰的球迷们都有点绷不住了。 这个年代还没有“反串黑子”的说法。 所以他们找不到形容词来评价这两家奇葩媒体。 伊涅斯塔:懂我有多痛了吗? 小罗:谢谢你帮我承担这一切,阿德! 事实上,阿德里亚诺这届美洲杯的表现绝对炸裂。 七场七球,尤其是决赛的补时绝平,为最后的夺冠做出巨大贡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