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摩根带球冲击对方禁区,随后分球。 从右侧飞上来的马科弗在大禁区右侧抽射破门。 两位挚友激情庆祝,破镜重圆。 突显一个兄弟足球! 第六十七分钟,陆凯、马科弗、霍尔特等球员被先后换下。 阿什利·扬客串前腰。 布拉德退到中场位置。 阿金芬瓦换下霍尔特,同样是一个以做球为主的支点中锋。 马德拉换下马科弗。 不过球队并未能继续打入进球。 反倒是托基联抓住阿什利·扬的失误,打穿阿莫林,进了一球。 “二阿哥”组合显然还缺乏锻炼,都不太能胜任自己的位置。 但最终球队还是四比一大胜而归。 摩根一球两助,荣膺全场最佳。 而看台上的利物浦球探频频点头,对摩根的表现非常满意。 …… 十一月十三日,足总杯来袭。 达特福德三线作战! 去年的这时候,他们已经打了四轮预选赛了。 但职业联赛就这点好,少了很多前戏,直接打正赛。 而且对手还是好不容易才从低级别厮杀上来的。 这不,足总杯第一轮,达特福德主场迎战第五级别的半职业球队“绿色森林流浪者”。 要是上个赛季,这就是达特福德的强敌,是比他们更两级的存在。 但现在……抱歉,绿枪才是哥。 六比一! 河边球场全程沸腾。 人家辛苦六轮杀到这里,他们六球直接把人家打了回去。 太过残忍! 媒体们对此都表示不可思议。 因为这本该是一场龙争虎斗。 怎么达特福德级别高了,能力自然也就提升了吗? 现在踢第五级别球队都这么轻松了? 事实上,就达特福德目前在英丙的中上游排名,他们就没理由踢不赢第五级别球队。 很多第五级别球队升上英丙后当赛季就会降级回去。 留下的不说凤毛麟角,但也只有十之一二。 这种实力壁垒不是很好打破的。 但达特福德的的确确打破了。 不过陆凯只在这场比赛中收获了一次助攻。 真正符合了后腰位置的标准。 这场比赛的全场最佳是布拉德。 两球两助,全场血C,把对方后场都快打烂了。 颇有几分“绿枪加斯科因”的感觉。 据说已经有英超级别的俱乐部关注起他来。 西汉姆联也重新恢复了和布拉德的联系,有意再次接纳他。 但布拉德应该不会去西汉姆联了。 不然就太没有血性了。 不要相信渣男和捞女说的他们会改,不可能的……第一次对你随便,第二次对你只会更随便。 十一月十七日,达特福德客场一比二输给了“天鹅”斯旺西。 后者现阶段排名英丙第一! 十一月二十日,达特福德主场三比零大胜林肯城。 凭借净胜球优势,正式跻身英丙第七。 由于英丙有四个晋升名额,前三名直接谨慎,第四名至第七名通过两轮附加赛争取最后一个名额。 所以……达特福德进入升级区! 一时间,英格兰球迷再度把目光投向了区区英丙赛事。 人们也再次谈起赛季开始前,陆凯劝说达特福德球迷购买球队升级彩票一事。 大家发现,这个赔率好像有点恐怖! 是……一赔五千! 基本上一注彩票下来,两三个月的工资有了。 要是有傻逼,哦不……要是有赌神下重注,那…… 很快,各大彩票公司都推出了一项新的服务……回收彩票! 他们以购买者原价的三倍的价格回收“达特福德升级”彩票。 等于说,当你直接一赔三了。 喜欢买球的就知道,这已经很赚了。 如果不赚当我没说。 反正你买大热门肯定没这么高的回报率。 所以还真有一小部分人退了。 对此,陆凯也没说什么。 人的命,天注定,机会摆在眼前,就看你信不信。 至此,达特福德十八轮联赛踢完,联赛第七。 球员数据还都很不错。 唯有陆凯位置后移,在联赛中的数据受到了影响,只拿到了十球十助。 远不及上个赛季。 毕竟上个赛季,陆凯要用数据凝聚金身。 但本赛季,逐渐受到认可的他,不需要这种办法了。 因为……金身已成! …… 十一月二十四日,陆凯飞赴意大利都灵,参加了首届金童奖颁奖仪式。 现场也只有他一位球员。 媒体也不算多。 仪式属于青春版,肯定没办法和什么金球奖、世界足球先生等相比。 但起码有这么一个仪式。 没错! 陆凯荣膺首届金童奖最终大奖,成为了年度第一金童! 他的颁奖词中写到:“以后腰之身,十七场联赛十球十助,实属不易。” “四线作战(足总慈善盾也算),上半赛季还没踢完,就斩获十八球十五助的豪华数据。” “如果你质疑他数据的含金量,那么利物浦会给你答案!” “安菲尔德奇迹夜,陆凯封神证道时!” “以U17世界杯为首的个人单赛季六冠,史无前例。” “俱乐部方面,能够击败五冠王的,只有五冠王。能够击败利物浦的,就是绿枪!作为球队的绝对核心,一年三级跳,两年五级跳,首次进军职业联赛仍在升级区!” “足球之外,他依然是闪耀明星!以他为男主角的纪录片《我在阿森绿的恋爱日记》播放量持续走高,已成为英格兰、法国、意大利等地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之一。” “上述成就并非本届金童奖独一无二。但如果加上十六岁的年龄,这便成了绝杀!” “综上所述,都灵体育报金童奖组委会宣布,2001年度全球金童奖获得者是……陆凯!!!” 看着陆凯在电视里的笑容,至少有好几位青年才俊砸掉了遥控板、电视、电脑……具体砸什么根据他们的经济水平而定。 比如在里斯本竞技的C罗,砸的就是俱乐部的电视。 还没人看见。 不用赔。 伊涅斯塔砸的是遥控板,上次欧地杯决赛砸坏的笔记本还没修好,缺一点叫做“钱”的配件。 范德法特砸的是出租房内的豪华大电视。 他也是最生气的。 因为他是第二名。 要知道,他效力的可是荷甲啊! 他本赛季前十六轮打入了十四颗进球! 不比陆凯综合十八球十五助含金量高? 他入选荷兰成年国家队,不比陆凯入选英格兰青年队强? 但偏偏陆凯带队击败了利物浦。 而范德法特近期遭遇了伤病,没有了球场表现。 此消彼长、球场内外的双重成功等等,导致范德法特最终败北。 高级别输给了低级别。 十八岁输给了十六岁。 范德法特各种不服。 但无可奈何。 金童奖第三名是同样是异军突起的球员,效力于巴甲圣保罗的卡卡。 他今年从头到尾为球队出场二十七次,打入十七球,以十九岁之躯在职业生涯的首个赛季就斩获巴甲最佳球员和南美年度最佳新人。 高开暴走! 要是再给他一点时间、要是他在欧洲联赛,或许陆凯都压不住他。 卡卡:倒反天罡是吧! 金童奖第四名同样是来自荷兰的超级天才,十七岁的阿尔扬·罗本! 他同样效力于荷甲,数据虽然没有前三人华丽,但球场表现非常优秀,球感极佳、盘带和速度强的离谱。 这种球员往往会被人们定义为“有天赋”,在各类评比中都更具优势。 而第五名又是来自巴西的球员,而且是前五名中身价最高的球员——阿德里亚诺·里贝罗。 上半年,他在巴甲弗拉门戈出场十三次,打入四球。 夏天他被国际米兰一千三百二十万欧天价买下,第二次为国米出场就斩获进球。 但也仅仅打入了这一颗进球。 数据方面不如上述一众球星,但他的身体天赋有目共睹,球场表现力也极强。 锻炼两年或许就是一代神锋。 上述五人,就是本届金童奖的“一王四后”! 巧的是,出自英格兰低级别联赛的陆凯,正好击败了两位荷兰天才、两位巴西天才。 一时间也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荷兰阻击了巴西,还是巴西算计了荷兰。 反正英翁得利了。 …… 《米兰体育报》:“陆凯或许优秀,但阿德才应拿奖!” 《荷兰国际足球》:“范德法特不是金童天理难容,水货陆凯夺奖是历史的耻辱!” 《国际体育报》:“中国资本入侵欧洲已经很明显了!陆凯拿奖是gong产主义的死灰复燃!” 《环球体育》:“卡卡是今年南美洲最优秀的足球新人,放之全球也一样!陆凯获奖毫无道理!” 《号角报》:“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利物浦故意输给达特福德就是为了让陆凯获奖!英格兰在造神!我们阿根廷人对这个套路太过了解!” 《泰晤士报》:“都灵体育报面对金主压力,或将撤销授予陆凯的金童奖项?” 一时间,风波四起。 也不是说大家不认可陆凯,但实在是陆凯此次都走在了大众认知的前列。 大家觉得他很菜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很秀了。 大家觉得他比较秀的时候,他已经达到了新秀顶尖乃至是最强水准。 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 都灵体育报这一次就不小心操作成疯子了。 事实上,他们的评价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这种时候,陆凯接受了《绿枪之音》的采访,他死死的抱住金童奖道:“其实我拿不拿这个金童奖是无所谓的。” “我不在意这些。” “我从未被认可。” “但我也从未被这种不认可所影响。” “我的冠军,一座没少。我的最佳球员,家里都快放不下了。” “我不是在炫耀什么,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那就是我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意,我无需外界认同。” “但英格兰足球不一样。” “事实上,在我看来,这次各大媒体围剿金童奖,就是年底各大媒体围剿欧文的预演罢了。” “欧文能否赢得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在我看来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最终他是否能获奖,我持悲观态度。” “因为足球世界对英格兰的误解太大了。全世界都在小看英格兰足球,就像全世界都在小看中国的实力一样。” “所以这座金童奖,我不会让给任何人。” “不是因为我需要,而是中国球员需要,而是英格兰足坛需要!” “这座奖杯,不是给我的认可,这是给他们的通行证!” 陆凯戳破华点。 英格兰媒体惊出一身冷汗。 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舰队街很快就发起反击,大战全球各地体育媒体,以陆凯为彩排,为欧文而战! 他们把陆凯捧为新一任大英帝星。 说陆凯德不配位的,你们就是在挑战我英伦霸主的地位。 而至少在欧洲,英国还是玩得转的。 最终,《都灵体育报》宣布,本次金童奖评选没有任何问题,也不会撤销给陆凯的奖项。 算是肯定了陆凯,给了英格兰一个交代。 但随后他们也宣布,由于这种评选太消耗财力物力,所以将无限期停办。 金主爸爸给了他们极大的压力,荷兰和巴西的四个球员谁获奖都可以,因为阿迪达斯和耐克已经和他们完成了签约。 唯独陆凯,并没有和任何大型运动品牌签约。 你给他奖项,我们的投资不就打水漂了吗? 搞不清楚谁才是让你们报社运行下去的爸爸是吧? 至此,陆凯成为了受官方认可的全球唯一金童! 前无古人,后亦难有来者! 有人认为这充分说明了陆凯的金童奖有多水,把奖项都搞没了。 但也有人认为这正好证明了陆凯的含金量,虽千万人,吾往矣! 实乃足坛千古第一金童也! 至于到底是最水金童,还是第一金童。 书友啊不……后人自会评说。 第(3/3)页